看着那些令人生羡的爱情,此刻的我们不管是否已婚、是否单身,都会投去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再看看身边不如意的伴侣或空空如也的气体,只能仰天感叹:天运不公!
我长得比TA好,收入比TA高,内涵比TA丰富……凭什么TA能拥有那么美好的爱情我却不能?思来想去,我们终于找到一个完美的理由:真正属于我的缘分还没出现。
事实当真如此?自打高中接触哲学思想开始,我们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内因是决定因素。这次也不例外。想知道内因所在,让我们从“开天辟地”时说起。
我们选择开始一段感情的原因是什么?你或许会回想以往的每一段情史,得出不同的答案。可不管是什么,在我看来只有两个。
第一,心里憋着太多爱,再不释放会爆炸。水太满,我们会将其倒出,爱过多也一样。我们把多余的爱统统塞给伴侣,不管TA吞不吞得下。伴侣不堪重负,承受不起如此沉重的爱而选择离去。离去时伴侣心怀愧疚,我们无法理解。
回忆这份爱,它感动了曾经的伴侣,亦感动了我们自己。爱已逝去,可我们似乎没什么遗憾,甚至对TA的出现心怀感激。因为TA做了我们释放爱的工具,如今爱已释放,TA是走是留不再重要。可怜TA还要为此背负一生的愧疚。
我们或许会反驳:若只是工具,我曾经的挽留又是为了什么?别闹了,为了什么我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只是过于露骨,内心的道德感不允许我们否定自己大胆承认而已。
第二,过于缺爱,不寻求补给会饥渴身亡。缺爱,俗称“空虚寂寞冷”。当我们缺爱时多会饥不择食,哪怕常念“宁缺毋滥”四字真言,也阻挡不了我们接受那个刚好出现的差不多的人递来的玫瑰花。待我们内心的空缺得到填补,便开始挑剔起这个差不多的人,这时的我们不但骂TA连自己也骂,仿佛感情开始时说那些肉麻情话的另有其人。
此刻正享受单身自由的朋友,看到这里不要急着置身事外,不想恋爱的你不过是处于这两种状态之间罢了。这时的你,内心的爱要么刚得到释放,要么刚得到补给,不多不少刚刚好达到平衡状态。平衡让你内心平静毫无波澜,安全感十足,但这只是暂时的,过渡期一过该来的躲不掉。
我曾听过这样的爱情轮回说:你伤害这个人,就会有下一个人来伤害你;你被这个人伤害,就会有下一个人来弥补你。起初我十分认同,爱情看上去似乎就是这么回事。为了免受伤痛,我们告诫自己也告诫伴侣不要彼此伤害,可似乎没什么效果。
那我们只能认命?陷入这该死的循环不能脱身?难道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好好爱吗?看过《亲密关系》,加入个人思考后,我发现所谓的爱情轮回不过是表象,它的本质是我们内心需求的循环,是多爱、释放,平衡,缺爱、填补,平衡,多爱……的循环。
多爱时我们对伴侣说过这样的话:我对你那么好,你怎么都视而不见?我给了你那么多,你还想要什么……
缺爱时:你不懂我、你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你给不了我安全感……
单身时我们感觉自己是全天下最佛系最懂爱的人,可一旦触碰感情又被打回原形,那时我们说: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道理一到自己身上全成了狗屁……
我们深受循环之苦,如何结束循环似乎已成为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爱情的关键所在。其实我们一直在骑马找马,结束循环的关键就在我们自己,只是我们不曾内省。这世上,没人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没人能让我们快乐,也没人能为我们所受的伤负责,我们想要的一切只能自己给予。
在无法自我满足的情况下开始一段感情,等同于除了要自我满足,还要满足伴侣。因为我们的伴侣不一定看过《亲密关系》,TA不懂如何爱自己,比我们更无助。TA期待我们去满足TA,有了期待就有要求,有要求就有负担,负担来了痛苦还会远吗?当彼此都陷入痛苦无法自救、互救时,意味着这段感情即将结束。
期待源于内心的需求,只有自己才能满足。假手他人,别说不能实现,哪怕实现了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有所需求时不要慌不择路向他人索取,改变思路,先学会内省,问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为什么TA不秒回我就不开心?因为那样我没有安全感。为什么没有安全感?因为我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为什么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重要。为什么觉得自己不重要?因为没人会真正爱我。为什么觉得没人爱我?因为连我都不爱我自己……
如此看来,问题的根本不是TA爱不爱我,而是我爱不爱自己。只有学会真正爱自己,我们的价值才不再需要伴侣的秒回来证明,我们的重要性才不再需要伴侣的礼物来体现……那时的我们不会期待伴侣为我们做什么,对伴侣的甜言蜜语、秒回、礼物等等会心怀感激,而不是将其作为要求彼此束缚。
关于爱情,我不否认缘分和运气的存在,毕竟茫茫人海,为什么我遇到的人偏偏是你?但缘分和运气只给了我们开始,结局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爱伴侣就是爱自己,只有当我们认清自己的需求并自行解决,无所期待地付出爱,把一段感情当作学习无条件爱的途径,而不是满足个人内心需求的工具时,我们才能收获真正的爱情,体验更美好的快乐和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