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商场一楼入口处总放着几台娃娃机,也总有人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一次我留意到两个正在抓娃娃女孩,一个人操作,一个人在旁边紧张地看着,时不时提示“往左一点”,等到我买完东西出来的时候,发现她们还在那里抓,嘴里念叨着“我就不信了,今天还抓不到”,另一个女孩附和“再来一次”。
瞧,她们一直没有抓到娃娃,可也没有放弃,原因是她们已经投了不少钱,看上去就要夹到娃娃了,不甘心这时候放弃,而结果是接着买币投币,运气好一点的话也许能抓到一个娃娃,运气不佳的话只会损失得越来越多。
一、什么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指的是那些已经付出不可收回的成本,比如时间、精力、金钱和感情等,上面的抓娃娃机的例子中投入的硬币就是沉没成本。生活中关于沉没成本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花了50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半小时发现电影不好看,但是又觉得钱都花了,时间都空出来了,那就看完吧,也许后面的剧情会好些,于是就忍耐性子地看完了。此时,通常的结果是不仅浪费了50块钱,又浪费了一个半小时时间。再比如对于一段已经明知没有意义没有发展或者不合适的感情,由于前期已经投入了时间、精力、感情而苦苦坚持,不舍得放弃,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感情等就是这段情感中的“沉没成本”。看电影和谈恋爱花费的金钱、时间和精力都是沉没成本,已经付出难以挽回,但是,我们总是对沉没成本放不下,念念不忘。
二、为什么要避开沉没成本
1、沉没成本会影响我们决策
为什么在遇到无趣的电影时不愿立刻离开电影院,因为已经投入了金钱、时间和精力;为什么不愿放弃毫无意义的感情,因为已经投入了金钱、时间和精力。
我们在做决策时,不仅会考虑当前的情况和未来的期望,过去的付出和投入也会是干扰我们决策的因素,即我们会把沉没成本作为重要的考虑要素。而在经济学家看来,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和不可改变的,既不是这个选择的显性成本,也不是这个选择的机会成本,因此它就不能作为成本被考量。
2、沉没成本会让我们损失更多
文章刚开始的抓娃娃例子,就是因为不放弃沉没成本,才会继续投币。与此相似的例子有赌博、投资,很多人对沉没成本太执着,总觉得转机肯定会来,结果大多损失惨重。在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效应,叫”珍惜被拥有物效应”,即一件东西被你拥有了,你就倾向于认为它的价值更高一些。玩娃娃机的女孩因为曾经拥有或已经拥有布娃娃,因此高估布娃娃的价值,又因为沉没成本的存在,对已投入的成本更难放弃,只能不断投入。
三、如何避开沉没成本对我们的影响
1、做决定前,充分收集信息
想要避开沉没成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我们才可能做出理智的决定。比如我们想看一场电影,那么我们首先需要找到专业的影评网站,然后搜寻网友的影评,如果依然不确定,再从已观影的朋友那询问对这个电影的评价,接下来了解电影院的位置、观景时间、电影的票价,以及是否有优惠等信息,如此便知这部电影是否值得我们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观看。
2、断舍离思维摆脱沉没成本
为什么发现家里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即使大部分东西都用不到但也不会扔,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东西曾经都是时间、精力、金钱换回来的。所以,即使现在用不到,但因为”珍惜被拥有物效应”,也会高估其价值,即使没用,也要留着。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写道:“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断舍离》的理念中,“断”是决断,对沉没成本准确判断,然后当机立断。“舍”是有舍才有得,敢于舍弃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曾经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没用了就要舍弃。“离”是远离琐碎事物,不要让它们浪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更不要影响自己更长远的决策。利用断舍离思维,我们也可以有效地摆脱沉没成本。
3、止损思维摆脱沉没成本
止损,通常也称“割肉”,通常更多地用在投资领域,是指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而产生的一种保护行为。这种保护性思维已不限于投资领域,我们遇到很多情况都可以用到止损思维,因为止损思维能够让我们及时停止当前行动,避免后面产生更大的损失,在摆脱沉没成本这件事上,止损思维尤其重要。
止损思维让我们为目标设定了一条红线,这条红线让我们无论在一件事情上付出了多少,只要触碰到了这条红线,就需要立刻做出改变。当股票下跌时,设定止损线,跌到止损线,无论之前付出多少,都要立刻抛售。当电影不好看时,设定止损线,再看十分钟,如果依然不好看,立刻走人。
4、做决策时利用减法思维
在做决策的时候,出于本能,我们总是希望能够综合多个因素然后做最终决定,这就导致了影响我们最终决策的因素会非常多,这就是典型的加法思维。
比如在纠结是否换房子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现在的房子自己装修过,因为换工作,想换个租金稍微便宜的房子,那就要对比房子的房租、小区环境、交通情况、基础设施情况等,还会考虑离公司的距离是否远。这么多因素都要考虑,那么就会很难决定要不要换房子。
当决策受众多因素影响时,我们需要做做减法。剔除大部分无关紧要的因素,选择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来为最终决策负责。而要剔除的这些因素里首先就要包含沉没成本。比如为自己装修过房子就要剔除,因为这些心思已经付出了,是拿不回来的,这时候只需确定关键因素,假如关键因素是房租问题,如果房租你觉得贵,那就要换房子。
所以,利用减法思维,第一个减掉的就是沉没成本,让真正重要的因素对你的决策负责。
最后,我们都应该意识到,我们的人生不应该是为过去负责的,而是为未来负责!不管曾经投入了多少,如果当你发现一条路走偏了的时候,应该立刻停下来,而不是去自我感动——我这条路走了多远。
永远记住,拖垮我们的永远不是当下的困境,而是不愿放手的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