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好像有一本书,书名《遇见真正的自己》,讲的是九型人格;还有一本书《还我本来面目》,讲的五种人格特质;施泰纳的演讲里,将人分为四元、七元、九元等等,大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询着“人的本质”。
我曾经问过师父关于什么是身心灵的“心”,师父说得看你说的大背景是什么,王阳明说过“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我觉得无论各个文化怎么称呼、界定,都是在努力诠释人的本质,让人类对自己多些透彻的了解。生身为人,如果对“人”的了解不够透彻,那岂不白活了。
王阳明回答萧惠的那一大段话里说: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这个便是汝之真己,便是躯壳的主宰。这让我想起常说的:小我,高我等词。就好像有一个分水岭,肉体,能看到见的,摸的着的是“物”,以及私欲,名利等都是小我的范畴,而那颗追求人生圆满的“心”,则是高我。
儒家说为己,是说要克己,直至成己。为指“修为自己”,要修身,修心,对自己的言行有克制,遵循着礼,持之以恒,直到有朝一日遇见真正的自己。
其实生活中有些时刻,我们是能“里外合一”的,或者说“高我”和“小我”合一的。有些时刻,当一件事我们遵循了内心天生的善意,放下了“小我”的私欲,内心是无比宁静喜乐的,我想,那个时刻的我们,便是真正的自己了。只不过,因为“修为”不够,这些时刻只是片刻,而未得长久,一念不慎,便又陷入琐碎,还得时刻提醒着自己啊~
儒家讲“仁者爱人”,要先爱自己,我想这要爱的自己,一定不是让我们“成全自己的私欲”,而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要努力使自己常常处于喜乐平和的生命状态,这才是为真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