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最近看了一部美食纪录片,里面没有五星级大厨,没有百年老字号,也没有米其林推荐,
只有一个外国人,他叫做大米,他跑到了安徽、浙江、云南……的乡下里,跟着16位奶奶学做菜。
听上去是不是很平淡乏味?
但豆瓣上却有8.9的高分。
很多人看了后说:
“出奇意外的好,很温暖”
“不错,够下饭”
连陈晓卿也推荐了。
而且,画风清奇。
海报像设计师偷懒随手p的,随便就在悬崖边开锅,菜就是随便地里摘的,
削掉的皮就往地里一丢,掉出来的菜花就让它重回泥土里,大米还美其名曰“环保”。
奶奶们都像自家的奶奶,笑起来满脸褶子,看着你时又一脸宠溺。
有个网友的评论很扎心:“想起了我奶奶做的菜了,可是奶奶去世后,我再也吃不到了……”
我们常常以为想念一种食物,是因为它的味道。
也许主要是因为,那里面带着被宠爱的记忆。
① 神力奶奶
大米遇到的第一位奶奶,是在浙江潘周家村的陈凤春奶奶。
她的绝门手艺是做长寿面,这是一位有点认真、要求严格的奶奶。
刚一见面,奶奶就给了考题:“我现在有点忙,你去把材料买回来吧。”
要想学艺,先看你的诚意。
大米很快就带回来了全部材料,奶奶一看,这小伙子手脚够麻利,可以!
为啥?因为做面条很需要有力气打面,敢使劲,扭扭捏捏可真做不来。
陈奶奶让大米捶面团,没多久,他就开始气喘吁吁起来。
这活儿,看着很好玩,其实可费劲。
大米捏着奶奶的手臂,开玩笑说:“奶奶,看下你的肌肉。”
陈奶奶笑了:“肌肉,没有的……”
没有肌肉,但她打起面团来却如有神力,有劲又熟练。
因为这就是她嫁到这里后,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是一家人的收入来源。
不用长肌肉,不是靠坚持努力,她自然而然就做到极好的水平。这不叫爱,叫什么?
可是,陈奶奶一句好听的话也没说,也没夸自己多能干。
做面的秘诀技巧,全都写在满手的皱纹里。对家人的爱,就藏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
② “豆皮西施”奶奶
张凤仙奶奶是远近闻名的“豆皮西施”,七十岁的她还有颗爱美的心,扎着两小辫,穿着碎花衣衫。
她做豆皮已经四十多年了,一到晚上六点,就开始筛豆子、磨豆子、煮豆子,再捞起晾干……“挂做挂做”,做到第二天下午5点。
而且为了豆皮没有异味,他们是用柴火烧。整个屋里像冒着热气的蒸笼,夏天能把人热哭了。
张奶奶无奈地说,现在只自己和兄弟家有做。“太辛苦,以后的人不会做。”
大米震惊了,问张奶奶一个人怎么熬得过来。
张奶奶有点害羞地说:“干活儿都是两个人一起去的。”又加了一句:“我们这里都是这样的。”
大米一学上手,就调皮了,把巧克力粉撒进了豆浆,说要做一道巧克力豆包给奶奶吃。
一听就像黑暗料理,还把粉撒得整个缸都是。
我都看了心疼这缸豆浆,张奶奶却摆摆手笑了:“没关系没关系。”
眼神有一种宠溺,像极了我们的奶奶:明知道你在闹,还由着你玩儿。
③ 爽朗互怼奶奶
大米遇到汪奶奶,就像一老一少两顽童。
两人一起挖完冬笋,奶奶就说做米果给大米吃,这可是平时过年和清明节才能吃到的。
汪奶奶搅米粉时把筷子搅断了,
她说:“啊哈!我力气大吧?”
大米怼一句:“力气大啊,厉害死你。”
大米刀功不错,切起馅来,利落干练。
汪奶奶高兴地一捧手:“你是我徒弟嘛!”
汪奶奶笑起来很爽朗,干活爽快:“男人的活我也干得,女人的活我也干得。”
细问之下,才知道汪奶奶的老伴中风了,生活不能自理,心里也难受。
每天,她一个人要忙着家务,还得打理自家开的店,一天几乎没怎么休息。
在大米看来,这就叫做爱情,一定是很深爱才能如此付出。
可汪奶奶说:“老伴老伴是一个老伴嘛,我有感冒了他注意我,他感冒了我就注意他,这是一家人必须的嘛。”
朴实无华的话,对中国的老人来说,说爱情太肉麻,都是一家人就对了。
④ “臭”奶奶:
但有一位洪奶奶,却让大米悄悄抹了几天眼泪。
洪奶奶一生辛苦,早年丧夫,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女婿却发生意外去世了。她白天到女儿的民宿帮忙,晚上再独自回家里睡。
她睡的屋子,楼梯都没有安扶手,只能扶着墙下来。
或许是因为生活太过苦涩,洪奶奶总是把“老了”挂在嘴上,眼里也有些愁苦。
可是,洪奶奶最被大家公认为最会做臭鳜鱼的人。
两人一起烧鱼,鱼一下锅,火一下子荡起。
大米吓得“诶哟”,洪奶奶就自己掌勺。
无论锅怎么冒烟,火怎么旺,洪奶奶只有一个表情:淡定,冷酷。
大米对着鱼一阵狂夸,洪奶奶却不以为然:“我老了,做不好了。”
大米学着她的样,闹腾道:“你总是这么谦虚,我老了我老了……”
洪奶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渐渐对大米敞开心扉。
聊起逝去的女婿,聊起对女儿的心疼,聊起过去的美好,聊起自己的心情……说着说着,奶奶脸上的皱纹开始颤抖,眼圈泛红,却隐忍着不哭。
就像我们家中的老人,他们不擅长表达,若命运给了苦,就自己默默扛着、忍耐着。
他们不问为什么是我,却只会把每一道菜、每一个家人都照顾好。
直到最后大米要离开时,他说要拥抱一下洪奶奶。
对洪奶奶来说,拥抱可能是一种太过直接丰满的表达,她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接受了大米的拥抱。小小的她,被大米揽在怀里,紧张的手不知往放。
突然觉得好可爱。
也许老人不是不懂得表达,而是年轻的我们也很少这么坐下来,陪她们做饭,夸她们的优点,哄她们开心,让她们一点点打开心防吧。
⑤ “圆”星座奶奶
大米还遇到云南的赵奶奶,两人一起做粑粑。
他觉得奶奶好爱整洁,收拾得整整齐齐。就问奶奶:“你是什么星座?”
奶奶以为在说耙耙,随口就答:“我们是圆圆座(做)的。”
她自己笑了一下,还是圆圆的脸蛋。
笑翻了天有没有?
奶奶们都太可爱了,有着出奇不意的萌点。
其实长辈们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年轻人没空听,长辈们不知怎么交流。
他们只好叮嘱你多吃点多穿点,只好把你喜欢的菜做了一遍又一遍,只为你回到家时能吃到那一口最热最香的饭菜。
有些菜,你吃时可能没觉得多珍贵。
但意识到它有好多吃时,往往就是再也吃不到了……
【今日话题】
你一生中再也吃不到的菜是什么?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自《奶奶最懂得》视频截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