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东京奥运会闭幕,半个月来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高水平体育竞技盛宴,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披荆斩棘、昂扬奋进,一共斩获88块奖牌。赛场上代表团运动员们用坚持踏平坎坷,用拼搏创造记录,用德行坚守公平。如此优异的表现源于强大的实力,而强大的实力来自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坚定意志,“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胆量气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精神品质。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坚持不只是赛场上的一时三刻,更多来源于每一个普通的日日夜夜。中国乒乓球队的“魔鬼训练”闻名于世,从“乒乓皇后”邓亚萍到“大魔王”张怡宁,从“不会打球”刘国梁到“帝国破坏龙”马龙,变化的是风格是技巧是时间,不变的是刻苦的训练是意志的传承是精神的延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抓住每时每刻强大自身,在聚光灯外也不曾懈怠,在不为人知的时光里磨炼技巧,厚积而薄发,才造就了中国乒乓球傲视群雄睥睨天下的霸者地位。中国运动员从不寻找捷径,就好像中华民族千年不变的勤恳,用恒久的坚持铺就“捷径”,用坚实的臂膀撬动一切关隘阻隔,用实力奠定强大。
为战何惧败,决不屈强敌。一往无前的气势,背水一战的决心,超越极限的理想,是赛场上保持水准,打破能力枷锁的利器,也是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口号在精神层面的必备条件。女子10气步枪比赛上,运动员杨倩在倒数第五枪时仍落后第一名0.5环,看似金牌无望但她决心拼搏到底,接下来的四枪保持着稳定的发挥逐渐拉近差距,“风起狂沙天地转,力挽狂澜定乾坤”最后一枪上演绝地反杀摘得首金。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中国运动员从不惧怕挑战,就好像这个伟大的国家,尽管曾经贫弱,但从不曾放弃理想与信念,一步一步向着更高的层次发起冲击,用意志证明强大。
声和盛唐,德耀中阳。从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万里关山开始,中国运动员从梦想胜利,到敢于胜利,再到勇于胜利,至今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奖牌榜位居第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强国不但需要实力更需要风范,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胜不骄光明正大,败不馁体面尊严。全能体操比赛上肖若腾尽管错失金牌,但仍然向拿到金牌的日本选手表示祝贺,大国风采显露无疑。唯金牌论不在喧嚣尘上,亚洲飞人苏炳添以32岁“高龄”参加奥运会,尽管没有斩获奖牌,但依然收获了全国人民的敬佩与赞扬。这一大众心态的转变,是唯荣誉论转向赞美体育精神的体现,是体育强国的精神素养。就好像这个悠久文明,尽管重视荣誉,但更兼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量,用风度表达强大。
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展现的不只是运动的技艺,更是中华民族“勇猛精进,志愿无倦”的勇者姿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强者形象,“持心如衡,以理为平”的仁者气度。大国风范尽显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