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道德经》的来源
《道德经》并非全部由老子撰写,其中相当比例的内容是上古君主培养接班人的教材。
此内容被称为:“金人铭”,刻于太庙之内。
《金人铭》与《老子》原文对比:
《金人铭》:“无多言,多言多败。”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金人铭》:“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老子》:“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
《金人铭》:“执雌持下,人莫逾之。”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
《金人铭》:“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金人铭》:“天道无亲,而能下人。”
《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文字版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我最近一直在讲《道德经》的课,《道德经》这课我觉得大家听了很欢迎,但是好多朋友说我们怎么听不到呢?因为没到学校去报名啊,怎么能听到呢?这个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方便,就是我可以通过网络来讲,大家每天听一小段,觉得很好玩、有用,大家觉得有启迪,我就没白做这事。我是随便聊,没有任何学术探讨的内容,我所理解的《道德经》有什么内容,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一句一句的欣赏,看看老子在讲什么。
首先讲《道德经》到底是怎么来的。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不要神化老子。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神化一个人,这个人出了名,有了成就以后,我们就开始神化了。比如他出生的头一天晚上,什么金光照耀他们家的房子,他妈妈梦到了一个云彩怎么来到他们家等等,这种故事太多了,历代文献翻开多如牛毛。老子的传说也很多,说老子的妈妈怀孕很久好多年都不生,一生下来是个老头,不是婴儿,长着白胡子,所以生下来管他叫老子。这就不能这么说了,老子的“子”只是对尊敬的人的称谓,我们管老聃叫老子。各种说法都有,但是我们不能神化这个人。
《道德经》的来源是什么呢?实际老子并不是完全的《道德经》的写作者,我认为只能说他是编纂者、编辑者。他写的内容是什么呢?《道德经》的源头应该是上古时代,国家君主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总结出的领导者法则。当时这些领导者,比如上古时代尧舜禹、夏商周时代,这些领导者总结出一些法则来了,这些法则总结出来以后,要教育孩子,未来接班人要管理国家,怎么办呢?他们就把这些整理出来,刻在太庙里面金人背后,这个内容叫《金人铭》。当时在好多器具上都有这些铭文,比如宝剑上有剑铭,鼎上有鼎铭,有一些是记录什么事的,有一些是格言。这个《金人铭》据说是在太庙里面那个金属的人背后刻的铭文。这个内容据说孔子也见过。《金人铭》里边的内容今天我们能看到一点儿,不多,但能看到一点儿,看到的内容跟《道德经》一比较好多地方非常相似,甚至有些话也一样。
比如说,《金人铭》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那么老子《道德经》里面怎么讲呢?老子就说,“人之所教,我亦教之”,人们这么教育孩子、教育后代,教育管理者的,我也这么教育,怎么说呢?“强梁者不得其死”,大家看,“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句话跟《金人铭》里是一致的。
再比如,《金人铭》里说:“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什么意思?江河为什么能统帅百谷呢?因为江河它低下。那么老子怎么讲呢?“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大家看这两个句子实际是很一致的,说明什么呢?说明老子当年他是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他见到了这些国家重要的文献,他因为看到当时时代乱了,领导者没有这些美好的品德,互相争夺利益,发起各种战争,所以老子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了,希望后世的领导者学习,所以《道德经》里讲的都是上古时代的领导者法则,这些内容,我觉得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公司的领导一定要学,这是最基本的品德修养,最基本的一些领导者的规律、法则,学了以后对管理大有好处。
刚才给大家讲的是《道德经》的来源,我们后世把《道德经》每一个流派或者各个领域的人,把《道德经》引用以后会为我所用,比如说道家用来修炼,有练气功的,有人说这个《道德经》讲的全是运气的事,各种人有各种人的讲法,但是实际上我们要知道,老子《道德经》最早写的时候并不是给大家修炼用的,而是告诉一个国家领导者,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应该有什么样的品性,如何修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它讲的是领导者法则,这个是我的核心思想。
那么明天会分享什么呢?明天分享老子《道德经》里讲了两个“道”,那么到底是哪两个道呢?为什么会有两个道呢?明天跟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