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你”“哦,那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01

最近被安利了一部校园青春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单听这名字,其实是没有多少打开的欲望的,但几句简短的对白却让我有了兴趣。

写了太多的书评影评,看待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眼光也越发的挑剔。对于这种套路化的东西,内心是有些不咸不淡的疏离感的。

站在25岁的节点上,青春貌似有点儿逝去的意思,但离成熟理性却也差点儿味道。

内心喜欢荷尔蒙激增时那种欲语还羞的小暧昧,但更向往平淡中双商势均力敌打情骂俏的互怼日常。

从十七八岁的豆蔻年华到二十七八的而立之年,面对爱情的心理早已在潜移默化中被升级了,从稚嫩拘谨到大方成熟。

但无论你多么成熟,多么洞察人心,那些青春剧中,总有一两个镜头、总有一两句对白让你觉得扎心,击中你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那根弦。

02

女主陈小希,蠢萌系非典型学渣,生平最努力的事情不是读书,而是喜欢自己对面楼的高冷学霸江辰。

学霸总是一脸傲娇,学渣总是紧追不放,一路各种搞笑。

陈小希用自己的单纯、笨拙、执拗一次次承包了全剧的笑点。

而男主呢?每天只负责脸上不屑一顾,暗地里心猿意马即可。

太套路了对不对?

但剧本的几句对白仍然可圈可点,简单的几句话,便能将人拉回曾经的青涩年华。

值日打扫卫生的时候,陈小希暗落落的朝江辰的方向漂移过去,左顾右盼,瞧四下无人,一脸兴奋的悄悄告诉江辰:“我喜欢你”。

江辰自然不屑一顾,冷脸拒绝:“我不喜欢你”。

“死心眼”的陈小希在短暂的惊讶之后,转身默默自言自语:“那我再想想办法。”

在她的情绪里,你读不到失望,只能感受到一往无前的执念。

从她的眼神里,你能看出她心底的“爱”和“想要”。

陈小希身上没有那个年龄段女生的羞涩与拘谨,反而让人看见一种莫名的勇气,且不论值与不值。

陈小希撒娇卖萌要坐江辰的自行车后座,江辰嘴上说着“不带”,吐槽她太重,但身体却很诚实。

他自己大长腿迈上车,就乖乖站在原地,等着陈小希跳上后座。

感受到对方的靠近,不动声色间就脸红心跳。

但还是怼她:“陈小希,你脸皮呢?”

姑娘也是real耿直心大,直言: “送你啦!”

小清新的爱恋总让人觉得干净、赤城,因为那份坦荡不带任何技巧,所以在笨拙中才更显可贵。

王小波说:“今年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年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爱,还想变成天边忽明忽暗的云。”

小青春里的美好,便像天边的云一样,忽远忽近,触手可及,却也远在天边。

彼时,他正年少,她正美好,牵个小手,空气中都是山盟海誓的味道。

03

我看过最好的校园青春剧是《最好的我们》,剧情赚足了泪点,台词走心,演技在线。

那时候的爱情,真挚而简单,或许不够理性,却满满的全是诚意。不计较得失,不计较后果,只是因为喜欢,所以想要执拗的在一起。

青春总会远逝,稚嫩的少男少女总会长大。

女主耿耿旁白的一段话,我至今难忘:“许多年后,回想起高中生活,总会想起那天晚上,我们手拉着手,在月光下奔跑,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

人们缅怀青春,不就是因为它无法逆转吗?不就是因为青春里的故事总是错过多于圆满吗?

有人说:“有结果的青春才叫青春,没有结果的,那叫错爱。”

但即便错爱,仍有一大批人无悔。

倘若不是那些年在爱情里用最赤诚的自己去跌跌撞撞、头破血流,又怎能在多年以后的某个明媚午后,于纸上写下温情动人的字眼:在所有物是人非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04

喜欢你的人给予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尊重,不喜欢你的人教会你自省与成长。

青春里所有孤注一掷的爱恋,最终都阴差阳错的演变成了适可而止的喜欢。

成年人的爱情,面对对方的“我不喜欢你”,大多会选择转身释怀,但惟有年少的爱恋,会带着执念给自己打气“那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青春疼痛,是因为成长的不可阻拦,是因为光阴的不可逆转,是因为那份赤子之心的难以再现。

作家桐华在《被时光掩埋的秘密》里写道:“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光。”

这是此去经年的人,对青春的一场哀鸣和祭奠。

PS:

陈绮贞是我最喜欢的民谣歌手,没有之一。

还记得那天和朋友一起在影院看新上映的《喜欢你》,当周冬雨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强忍泪水面带笑意,这首音乐突然就从屏幕里炸出来。

那一刻,屏幕上的所有画面都成了背景,惟有干净清澈的嗓音,紧紧的揪着你的心,将你带入一种情景,随着她的歌声开心难过。

后来特意查了一下这首歌,发现是陈绮贞,心下了然,怪不得味道这么熟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