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石康这个作家,还是因为一个朋友。他推荐我读《支离破碎》和《百年孤独》,因为我们曾经在一起探讨过文学,他自己也发表过诗和文章,他的话我多少能听进一些。
翻理财的书看不下去的时候就开始读《支离破碎》。我喜欢毫无逻辑的叙述,读起来像老朋友一样的交谈,喜欢石康笔下的细腻,生活化,碎片化,喜欢他行文的一气呵成。
朋友说这本书主要写的就是恋爱分手这些事情,但在我看来感情在书里只是充当一种载体。《支离破碎》的写法完全是叛逆的,大胆张狂的,就像作者开篇写的一样“我喜欢站在生活的对立面”。
坦白说,如果《支离破碎》有什么能吸引我读下去的话,一定是情或者欲。石康写爱情,没什么轰轰烈烈,都是日常琐碎,但代入感很强。欲,更好解释。书中人物的情欲,我对人物最后走向的窥探欲,真是难以停下来。我喜欢书里的性行为描写,恰到好处,没有遮掩,也没有过多的赘述,仿佛写春天的花开一样平常。
我读《支离破碎》的时候,突然就明白张爱玲在《关于倾城之恋的一些话》里写到,“普通读者更关心的是书中人物是先奸后娶,还是先娶后奸”。不得不佩服张爱玲,她真是一个聪明的作者,知道读者不关心人物命运,只关心故事本身。
回到石康《支离破碎》上来,石康在描写恋爱的时候也提到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例如,影视剧里编剧为什么最后一定要煞费苦心的弄一个神反转让正义战胜邪恶呢,正义战胜邪恶之后的事情呢?善有善报的本身就是在鼓吹善意会得到回报,当善意渴望得到回报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恶意,真是应了那句“别说自己善,你只是没机会作恶”。
我不认可《支离破碎》作品本身,但我喜欢阅读时候那种过瘾的快感,好像有人窥透自己内心,把那些难以启齿的花放到桌面上一样。喜欢他文字的简单利落又不乏思考。
我读《支离破碎》来打发想念一个人的时间。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真的可以用支离破碎来形容。
我找不到方向,也找不到什么意义,生活或将继续支离破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