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是朋友的书,我原是打算利用离岗前最后这两个月看,没想到一周闲暇时间就看完了。它是“潇洒姐”(作者王潇)的真实生活记录和感悟,“灭绝组”姑娘们在感情、生活、事业遇到问题时,总是采用当头棒喝、冷静分析、无情追问、肆意嘲笑的交流方式,大部分问题都是越追问越清晰,当事人往往会在过程中猛然惊醒。看完本书的姑娘们谁不想加入“灭绝组”呢?拥有一群朋友真诚地、幽默地、贴心地从各方面为你解惑心中的大事小事。
这本书大大小小25个故事,从感情、生活、事业、美容四个方面讲述了“灭绝组”姑娘们勇敢地大声对彼此说着自己的快乐、担忧和幻想,她们能在做过山车般的一天中工作、打扮、恋爱、聚会、欢笑、哭泣,披星戴月却斗志昂扬。
感情篇中最开始的这观点我特喜欢,“人,从结婚那刻起,直到生命尽头,几十年都将在婚姻里,相形之下,单身的岁月其实只有区区几年,弥足珍贵。”去年我也看过相类似的观点,大概是这样说的,人这一辈子其实也就那么几年独处独居的时间。小时候和爸妈住,长大和同学住,结婚以后还是和别人住。大学毕业这几年不要着急结婚,着急谈恋爱,我们应享受独处,也只有这几年我们是脱离了群体生活,真正思考自己想干什么的日子。在单身时光,最需要的,不是痴痴地盼望结婚,而是尽心过得饱满有趣。让以后几十年的自己,都可以微笑回味,无怨无悔。
读书时总是把大多数事情理想化,以为入社会就能找到一个喜欢且赚钱的工作,未曾想到“喜欢未必高薪,高薪未必喜欢”,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最起码你的能力得配得上喜欢和高薪。还记得刚考上西部计划志愿者那段时间,大学同学言语中那种多多少少对“补贴是否够用”的疑问和“Ta不会选择”的假设,确实有些讨厌,好像没有高薪宁可不工作。能力匹配高薪是一回事,但倘若都不愿意去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何来的高薪工作,此类人怎么不是好高骛远呢?如果你此时选择甚少,那就坚持你认为最好的选择,每天努力付出一点,你终究能到到你想去的地方,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这就好比你是个小雪球儿,林海雪原上有一个起点,你拿不准应该朝哪儿滚。但是你不妨先滚起来,反正到处都是雪,滚到哪儿都能让自己变厚。你也许绕远儿了,或者后来发现方向错了,但是你终究强大了,最后变成大雪球。变大了以后,再往你想去的地方滚,总会快一些。
姑娘们,趁年轻,趁早抓紧做自己能做想做的事情吧!勇敢大胆向前,世间本无所谓人间正道,哪个最适合自己哪个就是正道,希望我们最终都能到达想去的地方,成为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