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游记


五一闲来无事,兴起就去了乌镇。临时的想法,没做过多的准备,又自己一个人,所以跟团前行。

乌镇位于嘉兴桐乡,上海开车过去两个多小时。苦无五一假期,及跟团必备行程——购物,早上7点多出发,中午快十一点才进入景区。乌镇分东栅、西栅,东栅门票100、西栅120。

西栅景区占地面积三平方公里,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畔,由十二个碧水环绕的岛屿组成,历时三载磨砺,投资近十亿,呈现了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风貌。西栅适合住下、看夜景,行程中没有安排。

跟团进入东栅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茂密的竹林,傲然挺立。迈过竹林,就进入了乌镇的“枕水人家”。

茂密的竹林

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乌镇的街道、民居皆沿河而造,“家家面水,户户枕河”。而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水阁三面有窗,窗旁有门,门外有石阶,石阶一直延伸到水下。支撑水阁的石柱可以系船停舟,在水阁下的河埠可以临河打水,也可以洗衣洗菜。


自古以来,当地人的交通工具都是以船为主,水阁就成了他们的停船库,类似现在的汽车库。掀开水阁中的活动盖板,即可汲水洗涤。

接着踏过逢源双桥,进入东栅的主街道。东栅很小,只有0.9平方公里,主要就有东大街这一条主道,两边为人家。街上四、五人并排走,都有些困难,也因为道路窄,两边房子不能向街上延伸,只能向水里扩张,才有了每家每户的水阁。


五一的街道更为拥挤,寸步难行

走上东大街,江南百床馆、民俗馆、酒坊、宏源泰染坊、 由东到西一点点的慢慢参观,领会江南独有的古朴民风与历史风貌。

乌镇的建筑多是在时间里暗淡下来的一些黛瓦粉墙,那条青石板路和两旁的木阁楼像梦境,走在上面,会有莫名的迷失感与放空。

染坊,绝对是乌镇的标准性拍照地方。江南的蓝印花,色调清新明快,图案淳朴典丽,带有江南的独有气质韵味。制成包袱、头巾、门帘、鞋拖背面等生活用品,朴素大方,别有特色。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商业发达的唐宋时期,而现代所见蓝印花布的样式,多数为明清一代的作品。

再往前走,是一个空落的宅院,大门口用笨拙的隶书写着四个字:晴耕雨读。没来由的,喜欢这四个字。当年黄磊和刘若英拍电视剧《似水流年》时,曾经在这个院子里居住,所以院落里全是当年留下的一些道具。

沿着这个院子往前走不远,便是茅盾的故居。茅盾故居在乌镇观前街17号,市河车溪之东。故居有前后院,两进,后院里另有三间平房。

茅盾先生的祖上(从曾祖父辈始)一直做些小生意,在清光绪年间,茅盾的曾祖父在汉口赚了一笔钱,汇到乌镇,这才由茅盾的祖父经手,分两次从两家房主手里买了这所宅院。

前后有两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间平房为茅盾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室。

1933年茅盾从上海回到乌镇时,正好收到了《子夜》的稿酬,他将后一 幢原来三间已经被风雨摧毁的旧屋拆掉,亲自设计,因身前日本留学的经历,设计颇具日风,采光的窗户格外用心。

后来,他多次回到乌镇的这几间房子里居住,写作。屋边有一小庭园,内栽棕榈、天竺、冬青、扁柏和果藤,棕榈和天竺是当年茅盾先生亲手栽种。

其书房虽处于市中,却是个闹中取净、环境幽雅的地方。

后一幢是两层小楼,用作厨房、饭堂、起居室外。

茅盾故居的东面是立志书院,大门的门楣上嵌着"立志"二字,两旁的柱联是院名的注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进得门来,穿越过道,就见一个小天井,内植桂花树,意为“折桂”。

过天井是讲堂,上悬"有志竟成"额,两边一副楹联是:"分水旧规模,但愿闻风皆立志;殳山钟秀杰,定知异日有成材。"

立志书院是茅盾先生当年上小学的地方,现为茅盾故居的一部分。

故居不远前,就是茅盾先生身前曾经描写过的林家铺子。遥想小说中那个谨慎、精明又具商人特质的林老板,时代进迁,老板已不姓林, 货已不是那“一元货”。

再往前就出了东栅,中午“酒肉饭饱”之后,乘船环游了一下东栅。

乌篷船感觉是江南特有的船,船身窄长,两头微翘,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篾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

苏州的平江路、周庄都有见过类似的船。但我更愿意相信乌篷船来源于乌镇,在乌镇坐乌篷船才更有情愫。

一叶轻舟,穿梭于乌镇的石桥、流水、酒香之间。流水之上,不时有木桨轻轻划出一波波曼妙的涟漪。五月的阳光,明媚而不算毒辣,午后乘舟,置身乌蓬, 随船荡漾,悠然而清闲。

荡过石桥,船上的人在看风景,桥上的人在看你。同船的游人不竟说出“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枕水人家,梦里江南,就这样一直的摇下去......

乘船后,自由活动半个小时,同行的人大多数再次去东大街参观之前没看到的景点。懒于在人群中拥挤穿梭的我,坐在逢源双桥前的长廊下,慢慢消磨这短暂的时光。

五一出行,也许只能是看人海、翻人山,但自认为,看人山人海也是一种心境。

大家知道乌镇,也许是因为当年的一部《似水年华》,但再提到乌镇,你是否知道,其实已不是那个当年。

1999年的大年初一,乌镇遭遇火灾。桐乡市政府筹划与乌镇进行重建。当时的乌镇只是一个破破烂烂、毫无知名度、没有游客的江南小镇。它做旅游比周庄晚了10年,比西塘晚了4年。

而现如今,原来乌镇西栅,从6万平方米,发展到50多万平方米。2016年,乌镇的游客是930万人,收入14.6亿。中国古镇中,乌镇是名副其实的经营效益第一。

也许,你会认为乌镇太商业,丢失了江南古镇的那种独有的小家碧玉,清婉闲淡,不再有“风景旧曾谙”。

但重新打造的乌镇已不再是江南前篇一律的观光小镇,而是度假小镇。乌镇的美不是急躁的观赏,而是希望你住下,慢慢去体验其别有的韵味。

西栅夜景,来源网络

在江南独有的人文基础上,乌镇修建了乌镇大剧院和木心美术馆。乌镇戏剧节也已经办了五届,其现是除了法国阿维尼翁、英国爱丁堡戏剧节之外的世界第三大戏剧节。

除了江南古风小镇,乌镇真正开创了中国小镇的艺术天地。

2015年,乌镇互联网医院是全国首个政府主导创建的互联网医院。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

乌镇依旧还是那个江南水乡小镇,但她已接轨未来。

乌镇在改变,你呢?

是否也在改变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厦门过来宁波参加完公司的会议后,我和另外的两个小姐妹临时决定去乌镇,这可以说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没有任何经...
    谭莹阅读 1,302评论 7 7
  • 昨日去了趟乌镇,算是圆了小时候看《似水年华》的愿想。《似水年华》里具体的情节和画面大致已经模糊,但看剧时候的心境从...
    suki简阅读 845评论 0 0
  • 出发: 这次去乌镇,是和美花darling一起,因为以前就想过去乌镇看看,所以当美花邀请我的时候还挺开心的,也自然...
    mj小鸽子阅读 394评论 0 2
  • 是子荣君的乌篷船吗 寒露之后,霜降之前 载着我从一场旧梦中漂流到乌镇 桂子被吴刚贬到了凡间 想起了玉兔和嫦娥 簌簌...
    玉带雪里埋阅读 569评论 0 2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题记 踏着轻快的脚步,我随...
    DearQueen阅读 25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