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速逝去,回首往年,我有不少成长
爸爸对我在一次闲聊中说:“人天生就像一海胆,有着尖刺,但活得久了,就变成了肥皂,同时你也不可能前进了,因为你失去了走路的工具。”是啊,谁能保证在当今的社会里不失去走路用的工具呢?我想,只有一个角色可以做到吧——少年。
少年的性格直率坦诚,不论受到何种磨难,都会坚守初心,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么怕的是什么虎?是利益的压榨?是威逼利诱?当然不是,他们没有时间去接触这些,怕的,是面对失败。少年不惧挫折,反而越挫越勇。面对这种性格,想从心理上打败他,依我看,几乎不可能。少年同样有这份精力把坚韧保持下去。
少年有理想,只有有理想的年轻人才能叫少年。他们热爱自己的理想,甘愿为了理想付出自己的全部。因为这个理想,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所以,少年们把理想变成了爱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方面,他们坚韧到离谱。他们的理想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一切只为了自己,为了理想而追求理想。
少年有精神,他们的性格不异是令人佩服的,但精神,往往被人们定义成“民族的魂”“人的魂”。少年懂团结,会合作,有鼓励,喜陪伴,他们无理由的爱护国家,满腔热心,自信阳光,这是爱国精神、团结精神、互助精神的结合体。瞧,一切在人们眼中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在少年身上,这是令“肥皂”们所羡慕的。
前不久发生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发生在一所大学里。
陈教授来到一所大学即兴演讲,但是却说出来很多不正当的言论,陈教授称:“读书是为了与外国人的优良基因结合,从而产生更强大的基因。”同时还说:“读书是为了钱,当你有了钱以后,就有了一切。”
这无疑是毁坏学生三观的,本来是一场以感恩为主题的正能量活动,但偏偏陈教授要向里面添加自以为“正确”的价值观,讲一些与感恩无关的话题,也只是这一举动,让他被舆论推送至风口浪尖。短短几句话直接展现出了他的“无知”、“自大”。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夺走了教授的话筒,说教授崇洋媚外,思想扭曲。
能够听得进去不一样的声音,才会让自己未来的路更宽广。一次出乎预料的抢话筒,让一名高校副教授被停课,让一名中学生在契合了当下很多人情绪的网络上同样遭受讥讽,恰恰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还有有志青少年。这位学生的做法给所有有发言权的专业人士上了一堂警醒课,抢话筒事件,实际上就是主流价值观与歪理叙说的碰撞,随着舆论的发酵,吸引更多人主动参与进来,讨论和思考的过程,就是上了一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课。也给所有人上了一堂三观纠正课。
少年们有上进心,有保护自己的“角”,他们一般直率,如果自己或集体受到威胁,或者触及自己的思想品德底线,就会会把尖尖的角露出来反击。
他们在一次次的反驳中找到正确的路线,他们用来进步的“脚”,就会快速生长,让他们进步的越来越快,所以他们才会有放松乐观的心态,才会有反抗的精力。
当代少年有大志,有精神,有思想,有三观,有进步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少年能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他们不愧对这份责任!
当步入社会,饱受摧残时,他们也许会慢慢变成肥皂,变得力不从心。请低头看看,看看你的“脚”去哪了,不再进步了吗?请伸手摸摸“角”去哪了,不会保护自己了吗?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改变,当你精神焕发归来时,你仍是那个少年,我们也和你一样,还是那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