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教育专栏
推荐编辑:仙灵
推荐语:学生在校期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与父母的做法直接影响孩子幼小的心灵。这篇文章中妈妈的做法是值得大家称赞并借鉴的。
文/雲岫阁
最近看友友迷之自信的一篇文章《教育||多给孩子一点信任》以及友友两朵花的成长之窗的一篇文章《8个小提问,帮助孩子快速解决遇到的问题》,感触颇深。
迷之自信友友的文章详细阐述了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不应当不问青红皂白,不是一顿吼或者就是一顿打骂,不但解决不了问题,从而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更加抵触逆反。应该多信任自己的孩子,多了解事情的真相,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悲剧的发生。
而两朵花的成长之窗友友的文章直接以提问的形式阐述了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时,父母应当怎样去做: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觉如何、你想怎么样、你觉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些方法的后果怎么样、你最后决定怎么做、你希望我做什么、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怎么去选择。一步步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这不由使我想起最近几天邻居家小孩儿发生的一件事儿,而妈妈的做法让人拍手称赞。
有一天邻居女儿的老师给妈妈打来电话,让妈妈去学校把女儿接回家。妈妈是一头雾水,马上赶到学校。到校之后女儿见到妈妈的一瞬间,扑倒妈妈怀里哇哇大哭,嘴里一直重复着一句话:“我再也不上学了”“我再也不上学了”。
妈妈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用手紧紧抱着孩子,另一只手不停地轻轻拍着孩子的后背,一边亲吻着孩子的额头。等女儿渐渐缓过来之后,才把女儿带回了家。
到家之后妈妈仔细检查了孩子的衣服与身体,原来是女儿在学校尿裤子了。妈妈赶紧给孩子全部脱掉,让孩子洗个热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这才坐下来,细声慢语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第一节课是英语课,老师有点拖堂,偏偏第二节是班主任的语文课,班主任老师又提前几分钟进到教室。已经上五年级的小女孩儿不好意思张嘴说,想着再忍忍,到下一节课下课之后再去厕所,结果孩子没有忍住就尿裤子了。
尿裤子之后,被女孩后面的同学发现,女孩凳子底下一大片湿了,并且有味道,后边这位同学马上在课堂上报告了老师,结果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虽然班主任老师控制住了课堂,但小女孩儿仍感觉无地自容,一直紧咬嘴唇在桌子上趴着,好想有个地缝钻进去,才能解决当时的窘态。
只有看到妈妈之后才出现了前面的那一幕。妈妈听完之后,没有说一句责怪孩子的话语,只是告诉女儿:“明天咱们不去上学了,妈妈也请一天假,在家陪着你。”女儿点点头,这时候女儿的脸上看着才有了一丝笑容。
到了第二天,妈妈在家陪孩子,中间抽空给班主任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老师,并真诚的请教班主任老师,这个问题应当怎样去解决比较妥当,比较完美。并把孩子自尊心受伤一事也说了,还有孩子的顾虑重重一一说给了老师,老师告诉妈妈:“家里你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学校这边我会处理好的,请放心。”
妈妈到了晚上继续了解孩子的想法,告诉女儿:“明天你还可以选择上学,也可以选择不上学。由你自己决定。”并把班主任老师的话告诉了孩子,并告诉孩子,在学校出现了问题需要去面对,而不是一味地去逃避,今天不上学,明天不上学,那以后呢?难道咱们从此就不再上学了吗?
经过妈妈的引导和开导,孩子表示明天要去上学。第三天,妈妈把女儿送进了学校,女孩的同学没有一个人提起这件事儿,就好像从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课间几个女同学拉着女孩在院子里开始做游戏,一切恢复了正常。女孩儿的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纯真的笑脸。
从这件事儿中,妈妈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
首先妈妈没有武断地打骂训斥孩子,而是先安慰孩子,然后再了解事情的真相。
其次是妈妈了解情况之后懂得向老师求助,与老师协商怎样把事情处理好。
第三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把选择权给了孩子而不是擅自替孩子做主。
第四针对孩子的个体情况,耐心的加以引导和开导,让孩子知道遇到问题之后应该面对而不是逃避。
妈妈的做法值得家长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