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冬天去哪了?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生长在农村,小时候东北的雪特别大,一根木棍约上好友就能在雪山上玩一天。那时的雪山可以用壮观来形容,白皑皑的大雪堆积的雪山足足有一间房子高,堆的非常实,大人的重量走上去也就是浅浅的一个脚印,90年代的农村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到了冬天这一座座“峰峦叠起”的雪山就成了我们一个寒假的乐园。

        农村的孩子都喜欢过寒假,因为那个年代我们那的大人很少出去打工,到了冬天就是东家串西家,打扑克,打麻将,喝小酒,生活真是不亦乐乎!大人们天天玩乐,我们小孩也自然无拘无束“要上天的感觉”。每天早上从热乎乎的炕头爬起来,脸都不洗第一件事就是掀开热气腾腾的饭锅,(此时的父母早就去别人家串门,排号打麻将去了)先把肚子搞定这是大事,肚子饱了好有力气玩耍。一顿狼吞虎咽后,穿上装备:大棉帽子,手闷子,毛线脖套,军勾棉鞋,拼刀用的木棍,左轮手枪,两个冻粘豆包,准备出发……开始挨家挨户找小伙伴上山“厮杀”。

        五六个人到了雪山上开始分伙,确认队友后开始“殊死搏斗”,先是木棍上场,我们的木棍可不是普通的木棍,那是经过“精雕打磨”后成为各种刀剑形状的,一顿火拼后,有哭的,有满身是雪的,还有滚下山的,战役过后开始集合到一起,汇总刚刚的成败过程。中场休息,从裤兜里每人掏出个粘豆包开始品尝美味,美味过后一个挨一个躺在雪山上,面朝蓝天,谁也不说话就在那静静的躺着,现在也回想不起当初躺那想什么呢!

        拼刀暂时告一段落,开始使坏招了,“挖雪洞”。派出两人回家拿铁锹,挖雪洞,雪洞的直径大概有六十公分,深度有一米吧,反正挖完最后上来那个得两三个人才能把他拉上来,挖完后做个雪洞盖,上面铺一层薄薄的雪,一般人是看不出来那是个雪洞,一般一挖就是四五个。做好掩盖后开始回去喊人了,看见谁就说:“走啊,去后雪山玩啊,”只要有上当的,我们几个就把他们带到我们“埋伏好的区域”,到那开始想尽办法让他们掉进去。引导着,期盼着,当他们掉进那一瞬间,我们一起欢呼,成就感十足。现在回想那时真的是太坏了,连小女生也不放过,掉洞里的人多数都是哭着去我们家找大人告状,最终的结果就是回家挨一顿大棒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可能等不到冬至。 冬至来了,我却忘记了,其实我是从来都没有过过冬至的人。 你说的很对。我从没有冬至,何来等到冬至...
    暖暖栗子阅读 297评论 0 0
  • 在大多数的观念中,夏季的海南烈日炎炎、酷暑难挡,唯恐避之不及……其实不是这样的哦,夏季的海南岛也多有季风天气,暑气...
    旅道天下阅读 2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