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年一度的双11大战落下帷幕。笑得最开心的当然还是马云。
今年的双十一,最终天猫成交达到了2135亿。开始1小时47分,2018双十一天猫交易额超1000亿,而不到16个小时就达到去年总销售额1682亿。
如果说《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开创了3D电影的新时代,乔布斯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那么马云则是开创了互联网电商的新时代。
在马云天猫的引领下,国内其他电商平台异军突起,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小米在今年的双十一,也是纷纷打破销售纪录。
京东官方微博宣布,京东11.11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达1598亿,再次创造新的纪录。
截至11月11日17点,苏宁国际当天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428%。同时,11日0点一过,97分钟销售额就超去年全天销售额。
今日下午,小米CEO雷军发布名为《双11捷报》的全员信,信件中雷军表示,“双十一当天,我们再次刷新销售额纪录达52.51亿元,狂揽全平台128项第一,并且连续六年获得天猫平台品牌旗舰店销售额冠军。
还有一个是许多人所不知的,双十一的影响力早已跨出国门,成了各国关注的现象,其背后的技术、模式的革新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西方甚至早几年就在讨论如何学习双十一创造的一些奇迹。
每当双11的数据出来以后,就有很多人在讨论,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了。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
最近媒体经常说的消费降级,指的是今年我们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下滑。注意了,这里说的是增速下滑。其实社会消费还是在增长的,只是增长的速度没以前那么快了。
我们看上面这张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今年1月份跌破10%以后,就没有再反弹回去,而且是一路下滑,9月份公布的数据是9.3%。
这个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含线上和线下的总消费。从这个角度看,全民是消费降级了。
最直接的证明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汽车销售惨不忍睹。汽车是可选消费,大家口袋里没钱的时候,最先砍掉的就是这部分消费。普遍认为消费降级的原因是,居民房贷负债太高,没钱消费了。
在整体消费下滑的情况下,网络消费还是在高速增长的。
2017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到7.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2%,增速较2016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2018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预计将达8万亿左右。
中国的网售规模在外国看来已经极其恐怖了。但在我看来,中国的网售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艾媒咨询做了一个数据统计,移动电商交易额在整个电商交易额的占比不停提高。这也意味着,随时随地购物将是一个大趋势。
市场预测,今年移动端交易额有望接近6万亿,占网上零售额的75%,这个交易额,比2013年的交易额增长了20多倍。
2018年,中国网络零售预计只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2%,我个人认为,随着移动物联网的发展,网络零售应该占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半壁江山才对。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是在不断的消费升级。
讲一个我切身体会到的例子。暑期时去南平一个偏僻的山村,当地盛产名贵的红菇。这些红菇是天然生长的,需要农民爬到深山一朵一朵采下来,不仅稀缺,而且人工成本很高。
老一代的农民只能把这些红菇卖给当地的销售商。因此这些农民赚到的只是辛苦费,利润的大头都被销售商赚走了。
但到了这些农民的下一代,年轻人知道用淘宝和微店卖东西。红菇不仅卖出了好价钱,而且成了抢手货。
随着中国农村战略的崛起,将有越来越多的“红菇农民”加入到互联网这个网络中,这些新节点在不断拓展中国网络边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中国互联网的聚合效应,这种效应是呈指数级别增长的。
如果从互联网的本质来看,马云的电商帝国和亚马逊帝国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的核心都是一点:按照他们各自的商业模式,开拓越来越多的有效连接,并聚合成越来越大的规模。
这也印证了马云做电商平台的意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其实在马云之前,中国就已经有电子商务了。但只有马云一人率先看到了,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连接,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电子商务本身。
今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交易额历史上首次突破2000亿元,物流订单量也首次超过单日10亿大关,马云帝国的触角还在不断地伸向世界各个毛细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