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萍是红军的著名战将,也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这是曾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上将悼念邓萍的诗词。
邓萍生于1908年,四川富顺人(自贡市),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分校),他思想进步,追求真理,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7月22日,他与彭德怀、滕代远等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创建了红五军。随后,他们一起率部上井冈,与朱、毛红军会师,参加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
邓萍足智多谋,文韬武略,能征善战,是彭德怀元帅的得力参谋长。在苏区,他参加了历次的反“围剿”斗争,一直是一线的指挥员。 1932年,他任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参谋长,7月入闽后东方军连克清流、归化、将乐、顺昌、连城五城;12月再次入闽击溃国民党军队8个团,俘获6000人,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
长征开始后,他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协助彭德怀担任右路前卫,负责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转移。遵义会议后,红三军团二渡赤水,攻占娄山关,在第二次攻战遵义城时,邓萍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7岁。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元帅曾 经讲到:邓萍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作战指挥沉着果断、英勇顽强,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优秀军事干部。
2009年9月14日,邓萍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讲好英雄故事,宣扬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继承红色基因,欢迎点赞,敬请关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