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看电影,但大多数都是过目即忘。
我也爱读鸡汤文,却仍没学会如何爱自己。
以前从不看印度电影,黝黑皮肤的人群,脏乱差的街道一直让我在排斥着。那次大学课堂老师放映了一部《三傻大闹宝莱坞》,似乎这个印度如此不同,再后来又陆陆续续看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我的名字叫可汗》《印式英语》等印度电影。如今回想这些电影情节,每一幕似乎都历历在目。
这部《印式英语》,今日是第三次观看。和前两次观看电影情节不一样,这一次更加体会到的是影响力。
在印度日渐走向世界的当下,英语正在变得日常化,家庭、学校、公司甚至大街上人们都在用英语交流。可对莎希这位传统印度家庭妇女来说英语是让人畏怯的,她能做的只是为家人做好饭,卖卖自己的拿手小吃杜拉球,过着日复一日的家庭主妇生活,期间默默忍受来自女儿丈夫的明嘲暗讽。
自己侄女要结婚了,莎希那杰出的家庭事务主持能力让她来到纽约帮忙。纽约高耸的摩天大楼,整齐划一的街道,各色皮肤交织的人群除了带来新鲜感还有退缩感。在这里,纽约,世界最发达城市之一,每个人都说着一口正宗的英语,而莎希只能像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儿童,站在大街上,茫然无助无依无靠。当鼓起勇气走进咖啡店,却因为语言的障碍而备受责骂,哭着狼狈的逃出咖啡厅。
在《第二性》中有句话,无数的女人都在重复着无聊、期待、失望的生活方式。既是是自恋者,也包含着想被别人欣赏的意味。在家时,莎希是个被爱人被女儿嘲笑的家庭妇女,可在这完全陌生的纽约city,她遇到了会欣赏她的人,每日地铁员工的真诚微笑,上辅导班,会有人说你的眼睛就像乳白色云彩上的两滴咖啡,大街上会有人夸奖她身上的纱丽服很美丽,热爱她她出色的厨艺的老师会把她叫做企业家,甚至他们的一个眼神,你都会知道你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印式英语》
有人曾评价“出轨”,说有些事就是这样,你明知道他是错的,但你就是无法停止。的确,当下存在许多人,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出轨,他们知道这是错的,却无法停下来,于是一步步错到底。莎希是喜欢这个浓眉大眼的法国男人的,的确又有谁能抵抗住一个人含情脉脉,他关心着你所以的表情活动,他尊重你所有的选择,他会坐着反方向的列车把你送回家,他会在你受了打击时赞美你,是谁都会爱上这样的人的。但莎希明白自己的责任与立场,她是一个妻子也是一个妈妈。所以从一开始她就向这位浪漫的法国男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是有夫之妇。不给法国男人任何机会。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在我们看来是很优秀杰出的女人,她们善解人意、能歌善舞,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却始终处在一个让人觉得理所应当的角色中,做得好时没人夸奖,一旦做错则是无尽的责怪,但这些女性朋友却也习以为常。
莎希是不一样,她贵在对自己原则的坚持。
同性恋的英语老师失恋了,班上有同学瞧不起,莎希说“请你别这么说,同性恋可能与你们不同,但心痛的感觉却是一样的”。小儿子打翻了婚礼上的杜拉球,她说“如果我连自己喜好的事都做不好,其他的对我还有什么意义”。丈夫在电话里嘲讽她唯一的技能是只会做杜拉球时,她说“我需要的不是爱,我真正需要的是尊重”。
在侄女的婚礼上,莎希对法国男人说,谢谢你教会了我如何爱自己。她说,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就会连自己周围的一切都讨厌,但如果你学会爱自己,周围的一切都会渐渐变得有吸引力,原本沉寂如死水的生活就开始变得焕然一新。
有浪漫法式邂逅,却没有为这份突如其来的爱时的奋不顾身,有的是冷静、责任、自尊和自爱。
是啊,现实就是这么现实,无论是当初两人爱得死去活来还是最后的形同陌路,这只是一把在爱自己和爱爱人之间的天平,随着时间的逶迤前行,这把天平在渐渐向爱自己倾斜,当倾向了爱他自己,你在他的眼中就慢慢变得微不足道,这时许多人就会焦躁不安,不断在对方面前抱怨“你不像以前那样爱我了”,而这种情况下,得到的总是不耐烦甚至厌烦的回答,于是终成了深闺怨妇。
又有多少人能像莎希一样,面对嘲讽与不屑,不去向丈夫索爱,只默默提升自己,获得最后丈夫充满危机感的一问“莎希,你,还爱我吗”。
有人总羡慕电视剧般的爱情,却殊不知爱情也是一场买卖,讲究的是等价交换,有的两人财力相当,有的是能力相当,有的是性格脾性想当。
莎希不会英语,就与丈夫处于两个摸不着看不透的世界里;她爱自己,使自己达到与丈夫相等的水平,两人的世界也变得触手可及。
那声“你还爱我吗”是她努力结果的最佳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