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版”的假期突如其来,是欣慰,更是“压力”。但也有幸福,因为一节陆恕老师的讲座,让我学有所获,获后又有所反思。

读最重要

    由陆老师的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感想。小学语文教学的四大项目——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其中,阅读包括:精读、略读、读整本书。所以,阅读是重头戏,独占鳌头。

    读,也有法。


六读教学法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读薄”。我觉得读薄,就是巧妙地传授给孩子总结概括不同体裁课文的主要内容。比如:写人文章——主人公+主要事迹+主要特点……等,这样学来,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把握准确了。孩子以后遇到概括主要内容就有法了。

不同文体的概括方法:


概括有法



巧妙概括  概括有法

   

陆恕老师眼中的“读厚”


关于“读厚”

我眼中的“读厚”

  在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时会产生想法,并在旁边做以批注,就是“读厚”。用陆老师的话说就是将阅读点的价值最大化。读厚的方法其一是批注式阅读,即:1.  一画2.  二标3.  三批注。


批注三步法

一画:画出最具阅读价值的句字或片断;

学生一



二标:标出关键句中的重点词;

学生二


三批注:批注自己的理解 和感受。

学生三

    “批注式阅读”这块我班孩子还是做的不错的,因为我一直觉得边读边批注渗透着自己的想法,代表着自己的思考。所以我一直鼓励孩子简单表明感受。


      值得反思的是陆老师讲的“读讲融合法”,也就是所说的以读带讲。这块我觉得自己应该反思。就拿陆老师的课例 《第一场雪》来说,他通过减词改变原文——对比读,让孩子品其意味,得其精华。因此,在备课之前应多费点心思。多设计读的环节,在读中悟。再如:《掌声》一课,老师通过“读后点评深入读”来体会英子形象。一读后点评 ——这时的英子是一个沉默的孩子。二读后点评——这时的英子是一个忧郁的孩子 三读后点评——这时的英子是一个自卑的孩子。这样通过读,英子的性格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读是关键,正如陆老师所说:“一读解千愁,多读才是硬道理。”精心备课更是关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