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忙的其中一件事就是给闺蜜做心理疏导,她儿子在今年的中考中“失手”了,让她非常恼怒,骂儿子不争气,怪老公不上心。电话里抱怨:“听到小孩说考不好压力大睡不好就心理舒服些,看到孩子呼呼大睡就想抓起来揍。”满满的的负能量,她认为自己的儿子腼腆,内外,小心翼翼,不够阳光,什么事都做不好。我和她交流一番后,她觉得非常有道理,说要把孩子寄养在我家几天,让我带一带他儿子,我说:“你又来了,你征求孩子同意了吗?”
闺蜜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身边的朋友非富即贵,她很努力也很拼命的赚钱,从乡下到城市,从小房子到一幢幢别墅,我见证了她的每一次财富增长。花在孩子的陪伴上和真正的沟通上的时间比较少,孩子的生活全部交给她父母包办,有的就是每次对孩子成绩的高要求,行为举止的严标准,高控制,还有就是做错事大声呵斥和打击。不能不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俩差不多,不同的是她花更多的时间赚钱,我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吼”孩子,然后痛苦,反思,找各种人各种方法尝试解决,看各种教育类,心理类书籍,调节,调整心态。两个“虎妈”的做法造成了孩子被习惯安排,从最初的抗争到后面渐渐放弃,对自己没有了要求,严重缺乏自信,内心非常脆落,遇事容易放弃和退缩,遭受不公平的时候更愿意自己忍受,不懂表达和争取自己的权益。想要获得关注,不敢直说,会通过拐弯抹角的去表达。自我要求比较低,做事很难尽力,对他人的感受缺乏同理心。同时有“取悦”倾向,因为严厉,孩子会借此逃避惩罚,害怕冲突,从夲质上说是因为内心“恐惧”。
当妈十几年后,我终于明白该如何养孩子,养孩子简单说就是要养他的独立人格,有个人清晰地边界意识,不过份依赖外界的反馈和他人的评价,学会提出自己的诉求,学会拒绝别人。养他的自信,家长就是要帮助孩子清晰他的认知,肯定他的能力,让他内心有一种“我可以做到”的积极心理暗示,在他比较弱的时候不要太着急,陪着他,给孩子充满信任感的“人设”,相信只要孩子是正常的,靠努力靠毅力慢慢会赶上的。还有就是在孩子小时候,尽量让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有能力便有自信,观察身边事情做的比较到位的人,小时候一般都替家长做过很多事,在那个年代有走街串巷卖东西的,有到田间帮助插秧劳动的等等,这些经历都成了未来与人沟通,能吃苦的基底色。再有就是坚持一种体育运动,不仅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质,还能培养吃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肯定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如果孩子长大后能在自己的生活层次做好自己,不轻易羡慕别人我认为便是成功的。
如果这辈子还能二胎,我一定这么养,可惜没多大机会了呀!讽刺的是我家十几岁的一胎现在在外省由我的年轻朋友带着实践一个月,因为原来那样的妈还是离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