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上课了,我坐在教室前排,拿出一支钢笔和一张已被我写得乱七八糟的稿纸,旁若无人地写起字来。
当课上需要记录时,我环视了班上的同学,除我以外,没有人用钢笔,她们大多用中性笔。同时也无人关注我那土得掉渣的钢笔。我不以为然,整天饶有兴致地拿着钢笔,疯子般地写。因为我对钢笔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
说起钢笔,我和它已经是老朋友了,我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用钢笔,当时班上也只有我一人用钢笔,后来同桌受到感染,也用上了钢笔。我们经常交换钢笔,甚至用两三支换一支,墨水我也买了一大堆。但在六年级时,我们的“钢笔热”减弱了。
那些拥有钢笔书写的小学时光,仿佛是最温馨的。每当望着纯蓝墨水从笔尖溜出,感觉自己就像在遨游蓝天,淡雅的墨香顺带而过,清醒怡人。一缕温和的阳光透过冬日的教室,更是让我充满精神和活力。可如今,我难以寻回当年的感觉了。当年语文老师对我的称赞,以及向男生发出向我学写字的“号召”,至今看来,我不禁笑了——其实我当年的字真不咋地。
在我的中学时代,用钢笔的时间少了,但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是用钢笔参加中考的。那支钢笔我一直用到高二,因为钢笔尖基本被磨平,所以我才放弃它。
高一那时,坐在我后面一位姓钟的女生,拿着我写的字啧啧称赞,于是她也想用钢笔写字,然后我和她去买了一支,相信这支钢笔她还保存完好。前不久,我接到她的信息,她说她快生日了,想收到我的一份礼物:我书写的本子。为此,我花了3天时间写了一个本子,赠送给她,祝她生日快乐!
其实,我的礼物无疑是极其普通的。但如果你设身处地想一想,或许你会感到这份礼物又是那么厚重。它不仅带去了好友真诚美好的祝福,你也能从字迹上感受到此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冷冰冰的短信、QQ聊天、以及电子邮件所不能比拟的。
如今有人说:“一手好字被电脑废了。”我认为此话不假,现在人们所说的“写一篇文章”,不如说“打一篇文章”。即使要写字也不用钢笔了。“提笔忘字”的人,字写不好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承认:高科技的工具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抹杀掉传统书写的快感。昔日书写时,那清秀的字迹、深厚的情感,现在早已被冰冷、千篇一律的印刷体冲洗殆尽。就连这篇文章也是交电子版给你们看,其实我是想手写的。为了方便修改及阅读,不得已用了电子版。
对于使用中性笔或圆珠笔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不知道用塑料制造的中性笔、圆珠笔是污染物。因为两者皆是不可分解的一次性产物。若用它们练字,效果也是远不及钢笔的。然而在廉价便利面前,有多少人会选择钢笔呢?
固然,钢笔是环保的,一支钢笔配一瓶墨水就能使用好一段时间。除此以外,使用钢笔还会令你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
记得我有一次摆弄着一大堆中性笔时,父亲刚好走进来,说:“哟!那么多支笔。我们以前用一支钢笔就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乃至大学了。”
我心中猛然一震:是啊!以前拥有一支钢笔是那么光荣和幸运,这是有文化知识的象征。别一支钢笔在中山装胸前翻盖上是何等气派!有多少人是那样专一地对待和无比珍惜钢笔啊!手中唯一的那支钢笔用得久了,早已习惯它的“脾气”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当你用惯了一支钢笔,它就会成为你手中的“利器”,它只会听从你的呼唤,你拿起它写字是那样行云流水、称心如意。因为只有你才熟悉这笔尖与纸触动的感觉,这就是“人笔合一”的魅力!为此你会更加珍爱它、呵护它。你对它已经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愫了。反观当下,一支支用完的中性笔或圆珠笔被人们无情地抛弃,然后换新的。没有以往对待钢笔那专一的感情,估计只剩麻木与冷漠吧。
无可非议,社会在飞速发展,许许多多的事物从身旁掠过,转眼就奔向淘汰的那一面。中性笔、圆珠笔取代钢笔是发展潮流,不可阻挡。但,我愿拿起钢笔这个本不该淘汰的“淘汰品”,细细刻画心灵之窗,细细品味笔尖与白纸相触所带来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