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心理医生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我永远都不会跟你谈孝顺父母这件事》

我想起东野圭吾的小说《时生》,序章里时生的母亲丽子问丈夫宫本:你觉得把他生下来好吗?

联想到了国内。中国古语就有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在我们国家是一个严厉得让很多家庭痛苦的原因。当然,现在好很多很多了,如今有不少夫妻选择了不要孩子,这放在早些年,岂不得让家人和别人唠叨死。但中国人对孩子是不会有“作为我们的孩子,他觉得幸福吗?”这样的思考的。

其实有也改变不了什么。我们无法选择生,也无法选择死。生老病死是人们摆脱不了的命运,我们在这当中唯一可以选择的,是我们如何生,如何死。

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的那句话: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所以“如何生?如何死?”才是人生的大问题。

也是恰巧,看到摘录文字之前正好看了一篇关于死亡的文章。文里说中国人避讳谈论死亡,其中引用了白岩松的一句话:“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中国在这方面确实欠缺。多少人因为怕病人知道自己生命进入倒计时而苦苦隐瞒着?多少大人怕孩子难过而对孩子说“XX去了很远的地方”?尤其是高考期间,几乎每年都能看到“XX考生考完才知道最疼爱她的奶奶在高考前去世”。他们打着“怕孩子伤心”“怕病人承受不住”的幌子苦苦隐瞒,以至于最后都没来得及跟生命里很重要的那个人好好告别。

或许是我们无法坦然地面对死亡,所以也难以思考我们为什么而生,因此我们才这般不惜命,总是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寻找借口:反正我们最后都会死的,干嘛要让自己辛苦劳累?之类种种,最终死的时候才想要反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摘录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思考 曾在某本书上看到一句非常令人震动的描述:“很多人正是...
    朝阳宝宝亲阅读 158评论 0 0
  • 10.27: 出现一个问题,在聊天界面无法连接到融云的IM服务器,但是通过API调试的方法直接在代码中输入生成的t...
    Zach96阅读 434评论 0 0
  • 我是个爱纠结的人,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一件事情做不好就爱纠结,想的很多做的很乱。很多事就做不好就越是纠结,就这样...
    在路上_01fd阅读 3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