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姿势练腹,不仅好看,更好用!

今天呢,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硬派的用户问的问题,做一个详细的解答~

Q1:卧槽,原来完全做直的仰卧起坐那么坑爹……那健腹轮呢?健腹轮是不是相对更安全高效一点?

A1:健腹轮卷腹,之前咱们也介绍过,俯卧的姿势的确更有利于背部拱起、腹部卷曲,更符合腹肌的发力方式,所以对腹肌的刺激和训练效果也更好。

另外,健腹轮练腹,除了向心阶段腹肌更好发力,离心阶段也需要通过控制腹肌发力来完成。

所以整个训练过程,肌肉激活水平更高,作用时间更密集,训练效果也更好

不过从安全性来看,腹肌轮由于全程都需要比较好的肌肉把控能力,所以对训练水平的要求更高,如果腹肌力量比较弱的,可能一下去,就扑街……

建议新手可以从跪姿做起,或者让弹力带来帮你更好地完成这个姿势~


弹力带健腹轮,帮你高效做起健腹轮动作

Q2:斌卡,用健身球或健身半球来做卷腹,效果怎么样?

A2:先说结论:用健身球或健身半球做卷腹,动作下落过程中,直接有球滚动做缓冲,竖脊肌就不用一直处于离心状态,刺激更小,更少腰痛

核心肌群.生理作用

腹肌:收缩导致脊柱向前弯曲;

竖脊肌:收缩导致脊柱向后伸直;

腹肌和竖脊肌,互为拮抗肌,当腹肌做向心收缩时,竖脊肌就做离心收缩。

而且用健身球锻炼,增加了动作的不稳定性,还可以更好地刺激到深层核心肌群,也算是额外的好处~

Q3:腹肌,可以天天练吗?

A3:腹肌天天练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为什么要天天练腹肌呢……

如果是为更好的刺激腹肌生长,鉴于腹直肌生长潜力本身就不大,即使你施加再大重量,再多时间,也不会有很明显的围度增长……

而且比起腹直肌,腹斜肌什么的生长潜力倒是挺不错的,天天专项练腹肌,可能腹直肌的厚度没怎么起,腹斜肌倒是各种起来,让腰围越来越粗了……

另外,日常生活中很多下半身大肌群的训练动作,比如深蹲、比如硬拉,也能很好的刺激到腹直肌等核心。

所以个人建议是:没有必要天天花很多时间练腹肌,有这时间不如来点HIIT减减脂,腹肌现形还更快~

Q4:斌卡,T25算HIIT吗?Insanity算吗?

A4:恩,T25、Insanity的确都可以看作HIIT操课。不过,也并不是所有操课都能被定义为HIIT的。

简单说一说,现在网上比较流行的操课们:

HIIT:Tabata、T25、Insanity都可以看作HIIT训练;

莱美:莱美操课的类型比较多样,抗阻、心肺、柔韧性、HIIT都有;

PIU:以有氧减脂为主的操课,构成一般是热身+舞蹈动作+HIIT+核心+拉伸等;

至于具体哪种操课更适合你,则可以去看我之前写过的一篇主流操课大点评。

Q5:斌卡,有没有不用跳的HIIT动作啊?

A5:跳跃类的HIIT动作,对超重者或膝盖有伤的童鞋来说,的确冲击过大,不太合适。

但其实,高强度≠高冲击力,只要同时满足“高强度”和“间歇”这两个元素,就都可以看作是HIIT,跟跑没有必然关系,跟跳也没有必然关系。

所以除了跑和跳之外,还有很多非常适合超重人士和膝盖有伤的童鞋来做的HIIT训练,比如快慢交替进行冲击小的游泳、快走、弹力带运动等。

健身房可以选择椭圆机、登山机、游泳;居家比如爬楼、快走都是不错都选择。

当然,想要HIIT有效果,强度一样要有所保证!

Q6:斌卡,那个关于跑马不好的文章,为什么没论文啊???

A6:必须有啊!昨天只是因为不小心病懵逼了,忘添上了……

数据图表&原论文引用奉上,拿走不谢↓

长时间耐力训练对心肌的影响:

研究表明,马拉松等长时间耐力项目,会导致心肌损伤的两个生物标记(肌钙蛋白I和前-脑利尿钠肽)明显上升,对心脏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论文引用:La, G. A., Burns, A. T., Mooney, D. J., Inder, W. J., Taylor, A. J., & Bogaert, J., et al. (2012). Exercise-induced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structural remodelling in endurance athlete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3(8), 998-1006.

长时间耐力训练对死亡风险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度有氧有利于降低死亡率;但长时间过度有氧,与久坐者相比,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差异,甚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死亡风险比。


论文引用:Schnohr, P., O'Keefe, J. H., Marott, J. L., Lange, P., & Jensen, G. B. (2015). Dose of jogging and long-term mortality: the 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65(5), 411-41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硬派健身 摘要 自序 与更好的自己,在未来重逢。 2016-10-11 13:34:10 是谁说运动一定要持续40...
    夜上海滩阅读 10,105评论 0 50
  • 扩充知识前往:硬派健身 - 知乎专栏 开篇 体重设定点理论体重的设定点(set-point)理论。大意是:一旦你的...
    cabbageyang阅读 8,392评论 0 23
  • 身材不是健身的目的,快乐也不是,甚至健身都不是目的。你的目的是发现自己,发现困缚与日常生活中的自己。(于我:享受控...
    煲仔饭少女阅读 1,807评论 0 4
  • 在健身房里面,我常常会见到所谓的“腹肌撕裂者”。他们不训练任何其他部位,比如胸背、臀肩等,每天的训练项目,就是一小...
    硬派健身阅读 5,173评论 24 132
  • 和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一样,我是校招到腾讯公司,也算是根正苗红的“腾讯系”。腾讯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后大学”的公司,...
    光荣与梦想1987阅读 1,282评论 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