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我没拜读过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来有点羞涩,中国的四大名著尽管早己家俞户晓,可我却从来没有拜读过。

    也许是我所处的年代缘故,我所知道的四大名著,是小时候听大人讲的,还有就是从小人书上看来的,但也只局限于一段一段的,影响最深的就是

《西游记》里的《三打白骨精》三打不死,知道了那是妖魔鬼怪变的,唐曾的肉吃里可以长生不老。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好象进了女儿国,见的是宁国府荣国府里一群叽叽喳喳的女人。
《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孙二娘开的是贼店,卖的是人肉包子。
还有就是《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三个意气相投,言行相依的朋友,对天盟誓,举酒结义。

这就是我对四大名著最初的记忆和影响。

  《三国》处在一个乱世时期,到处充满尔虞我诈,充满各种心机、阴谋。《水浒》则是一个充满江湖义气,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那种。老祖宗总结的一句“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可见是有一定道理的。

    自从这些名著搬上银屏后,断断续续我都看过,尤其是《西游记》看了好几回,但真正让我记住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每当这首歌出现在我耳畔时仿佛就响起古典剧《三国演义》中杨洪基那深沉而雄浑的音调,令人神往,令人神思。还有刘欢演唱的《水浒传》里的“好汉歌”,也会让人想起梁山好汉们的那种豪爽气概。《红楼梦》里的主题曲“枉凝眉”忧伤的曲调道不尽剧情的悲愁泪流。《西游记》里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曲也是令我难忘。

视频号里有位小朋友是这样说四大名著的,“三国写的是官,水浒写的是道,红楼写的是人,西游写的是怪”。“三国斗智斗勇,水浒官逼民反,红楼怀金盗玉,西游光怪陆离”。“三国玩的是心计,水浒玩的是义气,红楼玩的是感情,西游玩的是人脉”。“三国写了一次变革,水浒写了一次冲动,红楼写了一场恋爱,西游写了一次旅游”。“三国朋友靠不住,水浒老大靠不住,红楼亲戚靠不住,西游神仙靠不住”。“三国我们有的是人,水浒我们道上有人,红楼我们朝廷有人,西游我们天上有人”。“三国大部分都是人,水浒大部分都是男人,红楼大部分都是女人,西游大部分都不是人”。


细细一回想还的确是这么回事,可真正能读懂四大名著那也不是简单之人,作为普通人我们读不懂了解了解还是益处多多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