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头顶的太阳就是灼人的炙热,晒得人懒洋洋的。恨不得一猛子缩回清寂的冬天,大片大片的雪花铺天盖地的跌坠,无声无息的跳跃着完成自己的使命。落在那干瘪的树梢上,盖住了冬季一切终结了的生命物象。
想到这儿我便嘟囔:宁愿被冻死,也不想被烧烤。
“你冬天还说过宁愿被晒也不愿意缩头缩脑呢”
对哈。夏天怀念冬天,冬天却在希冀夏天。统共四个季节,就有二分之一的时光过得不这么称心如意。
冬天会想念夏天的生机,夏天却怀念冬天的宁静。这或许就是人性的那么一丢丢邪恶:
习惯了它的优点,于是想着法儿的放大它的缺点。
这句话也是在我看完央视新推出的三集纪录片《镜子》以后从奇奇怪怪的想法中捡出来的。
《镜子》类似于湖南卫视的《变形计》。
片中强调的一句话是:
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纪录片的开头就是一片狼藉,孩子声嘶力竭的大喊大叫,窗外的父母分开站在窗户下边抹着眼泪。
老实讲,我看着头痛。
因为这种状况好像特别熟悉,我身边发生过。但这种感觉又特别奇怪,镜头太不懂收敛,毫不留情的曝光。
说起“问题学生”我对这个概念的记忆留在初中。
初中那会儿,一个班级最起码有80多个人。不大不小的教室满满当当,走哪儿都有同桌。我们母校占地面积并不大,人却特别多。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空间太过紧凑势必会扭曲人的认知。
那时候校园暴力隔三差五就会发生。有女生,有男生,一般都是浩浩荡荡的群架。从小到大,对于任何危险我都有种观望的自觉,心疼被打的那个,同时深深地看不起打架的那帮人。
记忆中有个画面是初二的语文课。有个逃学很久的男生在体育课上办理了退学,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可以开除学生,因此一般离开的学生都是家长和校方达成协议以后。实际上在班主任口中,这叫做:劝退。
我和他没有说过一句话,谈不上同学情。只记得他眼睛特别小,嘴永远是耷拉着,而且皮肤黑黑油油的,背着同样脏兮兮的书包走到了门口。语文老师叫住了他:
✘✘,老师跟你说句话,学点本事。
他抬起了头,说了句:嗯。
班里后排的同学作业好像从来都不写,老师惩罚他们的方式就是蹲在过道,教室本来就挤,再蹲了几个人高马大的男生。我有个怪癖,喜欢看别人的鞋。
我看着他们都穿着白鞋,但是都是黑乎乎的。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厌恶。可又看着他们不停的变换蹲的姿势又觉得可怜。
为什么就不学习,不做作业呢?
暑假那会儿,我在家里给初中小孩儿补课。
这帮小孩儿和我已经有了代购。我无法理解她们疯狂的喜欢王俊凯,也惊讶她们敢于大胆的说“我喜欢你”。
“老师,你知道吗,我们班里有个女生特别贱。”
“老师,你知道吗……”
有时候我很懊恼自己的“圣母情结”看着这帮叫我“老师”的小孩就可愿意给她们来点老生常谈,语重心长的“教诲”
但我不仅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他们。
有个男孩,胖帅胖帅。数学和物理反应超快,就是说话欠揍,很皮。
家长过来送他的时候,我终于说出了听了十几年的话:这孩子脑瓜子特别好,就是有点皮。
他有个女朋友,或者流行一点是“女票”讲真的“女票”“男票”这类词已经上到了我最不喜欢的词语排行榜的前三,第一就是满大街搞推销的人,一口油腻的喊你“美女,扫个二维码呗。”
我不反对早恋,但是就像是“不许百姓点灯”一样的拒绝这个男孩儿的“沉沦”。我试着挑起这个话题,企图给他分析罗列他和手机那端嘟着嘴自拍的的小姑娘的不同之处,以及他们这种关系的可笑脆弱。
但是,他直接回我:我妈都管不住我。
我觉得他是看在我个子比他小的份儿上咽回了后半句:你算什么。
《镜子》这部片主旋律是在纠察父母的问题。
譬如父母关系不融洽,父母生意太忙,父母外出打工。
总之共同点就是:缺失陪伴。
心理师要求父母想象如果生命只剩十分钟,想要给自己小孩儿做什么样子的想象。
有位父亲说:我想我儿子最起码能够独立…………根本是一定要过得比我强。
画外音就在解释。
这位父亲自己的原生家庭经济条件特别不好。但好歹争气,靠着自己的力量赚来了现在的生活。
所以,理所当然的将自己的愿望加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告诉自己孩子:别放弃。
其实我还小的时候也特别反感我爸妈的这种理论教育,干巴巴的像在背作文,感染不了我,只会增加我胸腔的憋气。
很显然,这一套说辞受到了批评,也惹到了小孩。
这个小孩想要离开父母的言语暴力。
“你什么都不行。”
“没有我们,你什么都干不成”
“那么多人都能在学校好好待着,你就不能?”
类似的这些话在我们那里是家常便饭。
我接触过比较多的青春期叛逆的小孩儿,多半都是男生。和自己爸爸格格不入,对着干。
爸爸不屑于儿子的幼稚,儿子痛恨另一个男人对他的鄙视。再加上妈妈的隔靴搔痒,敷不到伤口的嘘寒问暖,真的会让人反感。
……
亲人之间的互相伤害是降低幸福感最痛快的方式。
“恶语伤人六月寒”我记着那个父亲强忍着男儿泪对着镜头说:儿子,爸爸现在有些话已经提不起来了。心里的表达不出来,等你回来,咱父子俩交个朋友。
我是个孩子,可我总是让自己站到了父母的角度。
总觉得把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逼到这个立场有点不忍心。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
这是个心理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但总觉得这给了许多小孩儿解释错误,归因的借口。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发现不会当这个大人了。”
“你们大了,我们老了。不懂你们了……”
习惯一件事,就会习惯它的优点,放大它的缺点。
我们习惯了当孩子了,习惯了手机坏了拿上家里的钱就去买。习惯了饿了就去吃,多加个火腿鸡柳几乎都是随着心情。习惯了拿着一腔热血去喜欢别人。习惯了强调自己的爱好:真爱,自由。习惯了标榜自己是完美主义,习惯了熬夜,习惯了……
父母习惯了当大人,习惯了将自己的心愿加给自己的小孩儿,习惯了大包大揽孩子的一切:学习,生活,交友,习惯了自己爸妈的教育模式:言听计从。习惯了把自己孩子当成弱者,他不行,他算个什么。。习惯了否定孩子的女朋友,男朋友。认为早恋就是触犯神明,大逆不道。习惯了一直认为人生是单行道,上不了大学,这一辈子就完了。
…………
纪录片的结尾不美好。这不该是主流媒体的宣传手段,因为参加改造的小孩很少回归校园,依旧晃荡,当网虫,当背包客,当无业游民。
可这也是纪录片的特色:真实。
没有任何滤镜,没有现场打光,甚至看不出拍摄技巧。
可就是这样,窥到了父母的心酸,探到了小孩的软弱。
譬如那个男人因为自己25岁的儿子没有工作,整天晃悠所以送他参加培训。可他是个农民工,存款基本为0.
他的25岁的儿子在训练营谈天说地,不愁吃不愁喝,可这个男人搭着公交,赶往与工友约好的地点,借到了五千块钱,这是要付给训练营的学费。
譬如那对夫妇商量着请假会扣钱,打卡怕被人举报的时候,他们的儿子对着镜头表示自己的父母是可以被放弃的。
还有一个17岁的混不吝的男孩,对着镜头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我相信这绝对没有表演的成分。因为他从小听着爸妈对他的否定长大,从小被自己的父亲支配,就连小时候喜欢的东西只要带回家就会被扔掉……
不知不觉间,稀里糊涂的弄伤了彼此。
父母和孩子成了敌人,必须交涉的敌人。
有个父亲对着镜头说:我感觉现在我的人生没有希望,没有意思。
旁边的妻子哭了:你都没有希望,这个家就散了。
这个父亲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儿子,却不把自己的老婆当回事,一个女人伴着一个软弱自私的男人,这是冒险也是赌注。
我不喜欢纪录片中任何一家的家具摆放,装修风格。
乱,空,差。
如果我在那个家庭,感觉我连坐着聊天的兴趣都没有。别提什么好好沟通以及换位思考。
幸福心理学中有说过:注重仪式感的家庭幸福感一定高。
一家人的生日,或者是节假日,结婚纪念日等等,这都是需要拿出真心,拿出诚意去好好过的纪念日却被很多家庭因为没必要,没意思,没时间,没心思所打发了。
你们长这么大,参加过一次家庭会议吗?
记得父母结婚纪念日吗?
记得父母是什么时候生日吗?
而家长们,你们真的知道离开家以后我们的生活吗?
你们知道我们的梦想吗?
知道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吗?
知道其实那个男孩对我很好,那个女孩特别乖巧吗?
……
不知道,该死的不知道。
只要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成功结合,顺利变成胚胎然后出生以后,人就会变成父母,胚胎就成了孩子。
不需要任何等级考试,我们就敢来一辈子的亲情捆绑。
教育错失不得,忽略不得。
成长推卸不得,逃避不得。
传统的伦理观告诉我们:事情要分出个好坏。
但是现在的情况分不出好坏。
我在想,亲人之间的“对不起”有时候秒杀恋人之间的“我爱你”
你是否欠着一句“对不起”也攒着一句“我爱你”?
日子过着过着就古怪了,可扛着扛着就顺了。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说尽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