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武志红的《家庭为何会伤人》上面讲:
伴侣,是我们寻找的理想父母,和我们真实父母或者相似,或者相反。
当找到他,关系越亲密,自己就会退回到孩子的状态,把自己的伤疤、脆弱、任性、甚至对父母的报复,都放在那个人身上。
希望他是完美的父母、可以补偿自己、治愈自己。
可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每个人都希望对方是自己的完美父母,。
当关系过了蜜月期,很少有人能给对方无条件的爱,而是彼此期待对方成为完美的父母。
我们都是在关系里寻找疗愈内心的小孩,童年的小孩。
当我和华吵架,我内心的那个小女孩又来了,她要无条件的爱和包容,要缺失的父爱保护,要缺失的温柔的理解。
当她求之不得,她开始委屈、愤怒、歇斯底里。
然而,从华的角度,他的内在小孩,也需要被疗愈、包容,也要任性做个孩子。
他也需要无条件的、不离不弃的爱,甚至要用责备、冷漠,故作坚强,来报复父母曾经的舍弃和伤害。他内心的小孩也会惩罚父母,因为你在我需要的时候没有给我理解,我也不给你。
糟糕的是,我们把对父母的期待,都无意中用在伴侣身上。
现实中,我们不是对方的完美父母,我们是独立的人。需要建立新的恋人关系。
如果彼此懂得这一点,能看到对方的小孩,在他/她出现时给予拥抱和理解,那么在回到小孩的状态时,便可以互相治愈,否则无论和谁都是如此。
我要学会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狠狠地宠爱她、关注它、看到它、保护她、理解它、爱它、宽容它、支持它。
等我羽翼丰满,也同样会爱我们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