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小学的时候其实我第一个发现的就是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但心底里是想和大家一样的。这里把大背景简单说一下。
0-5岁我是在浙江和外婆长大的,在外婆家算是小霸王一个,现在想想,还算是比较乖的小霸王吧。衣食无忧,每天也很快活,外婆每日赚的那一点钱,平时都放在我的口袋里,(我现在已经记不起外婆是靠卖什么赚钱的了),要用钱的时候就跟我说,还夸我是外婆的好帮手。爸爸妈妈时不时会利用出差和探亲的机会来看我,妈妈来的次数比较多,但我经常在外面野,有时都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外公,外婆,大姨,大舅,三姨,三姨夫还有小姨的中心就是我,总的来讲是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
6岁离开外婆,到江西铅山和妈妈一起生活上学,到了假期就去南平和爸爸在一起。那个时候明显的感觉就是自己比农村的小孩笨拙,这个体现在各个方面,当然年龄上的差距也是一个因素,我比他们平均小两岁。他们上一年级的时候基本上都在7-8岁,我才刚满5周岁。只是妈妈一个人要上班,没法带我,下放到当地的原籍上海的老师就建议把我送到学校,她的女儿可以帮忙接送,晚饭也可以在她家里先吃。我对学习完全没有印象,后来翻看妈妈保留的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作业本,才发现自己原来完全不会念书,除了数学,这个要得益于外婆让我管账,还有就是妈妈教会了我打两个人的扑克,一种四十分,需要计算的。这个也是我平时经常和妈妈玩的游戏,虽然输的时候比较多。
和同学们相比,我的知识面比较窄,他们知道什么果子可以吃,哪里的溪水能钓到鱼和螃蟹,什么时候开什么花,哪里可以游泳,扎猛子,被太阳晒后还不被大人发现,轻松地利用过往的车辆上下坡,节省在路上行走的时间。有太多的东西要学,可是我的智力和体力都跟不上,有时候只能混在他们的弟弟妹妹群里。这种状况一直到我三年级的时候才有所好转,也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在农村,好朋友就是那种你在茅坑里拉屎,他可以无聊地在外面等你,同时开心地哼着自己编的歌曲的那种。三年级过了半年后我转学到了南平城里,也交了新朋友,但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这个是不是也算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