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好妈妈”,我最服下面这位

(这是最会“正面管教”的一位妈妈)

《小鼠米克》这个系列的几本书是四、五年前大宝小时候买的。当时笑笑最喜欢这套,让我一遍遍的读给她听。

昨天又拿出来哄二宝玩,突然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了它的价值。那就是书中角色“小米克的妈妈”真的是个不折不扣的育儿行家。

——情绪的自我管理

比如在《是我干的》这一本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妈妈得知,她的最心爱的花瓶被打碎了时,她的反应是:“真是太糟糕了,花瓶完全碎了吗”?

看,没有责备,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进一步确认情况。

当小米克问她:您生气了吗?妈妈:没有,只是有点难过。(抱歉,书被女儿小时候乱涂了,大家将就着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仍然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很真诚、很平等的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将自己的情绪和孩子分的很清。

看起来是一件小事,看起来寥寥几句话而已,却内含了很高的情绪管理素养。

我想到自己,假如我的孩子犯了同样的错(妈妈不允许在房间玩球,却因为想知道皮球究竟能不能弹到天花板那样高而偷偷的尝试),将自己的心爱之物毁坏,我想我的第一反应可能会厉声责问或者开启碎碎念,没准往后还时不时拿出来给孩子当案例讲道理。

米克妈妈的厉害之处是她的第一反应,也许我们经历过后冷静下来时或者当一个客观分析者时也知道孩子只是出于好奇,不应该受到责罚。但若置身其中去做第一反应,还真不容易做到如此客观、得体。


二、面对“挑战性行为”的智慧

在《妈妈,我要搬出去》这本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米克因为对妈妈要求他“立即做家务”而生气得和咪咪卡“搬走”时,妈妈没有阻止,只是暗暗观察(有时孩子只是说说狠话用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很自然的允许孩子坏的情绪出现并耐心等待孩子自己处理这种情绪。

当晚上米克真的搬到工具棚里的时候,晚上,妈妈不放心,但妈妈并没有直接劝说孩子,而是端去米克最爱吃的蛋糕,轻描淡写的说:“我来看看你想不想吃蛋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对于饿极了的米克来说温暖极了,再者已过了一会儿,米克的气已消得差不多了。就这样,重新回到妈妈身边。

值得学习的是妈妈并没有从“挽留”或者“阻拦”去解决问题,也没有将孩子的情绪与行为上纲上线,而是给孩子时间表达生气和消解生气,并用爱的行为与孩子“和好”。

在孩子有激烈情绪时理解、接纳并积极辅助平复情绪,这才是维持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啊!对于我来说不服不行啊!

书中的对话是这样的:“我们想来看望一下您,您还好吗?”

“好,”妈妈说,

“只是一个人待在这里感觉有点怪。”

“哦,”米克说,“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搬回来。”


三、给孩子权利并坚持原则

在《我不洗澡,就不!》这一本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米克因为担心不愿洗澡而躲进衣柜,妈妈耐心等待,并用肉桂面包将米克“诱”出来。但米克仍然拒绝。

妈妈得知原因(担心洗澡会将今天的美好回忆洗掉)后,同意了米克的请求。

但仍然维持了“界限”:“不洗澡可以,但是你太脏了,可不能在你干净的床上睡觉。你愿意睡在地板上吗?”

“太好了!”米克兴奋地说,“我就当在野营好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也许有妈妈会觉得,这样睡在地板上孩子会不会太难受了?但既然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体会一下也不是坏事。

因为我们也无法做到让孩子一辈子都舒舒服服的,任何感觉孩子经历过了就是一笔不小的心理财富,还会发展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后来米克硌得难受,浑身又痒痒的。只得想了个好主意“洗个澡,好让明天把这些有趣的事重新做一遍”)。

我离“好妈妈”还差得远,你呢?

(本文出自“麦田儿童工作室”)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件上传漏洞 权限 漏洞分类 利用条件 漏洞挖掘 常见可执行文件后缀
    cws阅读 1,562评论 4 8
  • 宝玉是好惹的,但又不是好惹的,分对什么人,分什么事。 平常,奴才们都不怕他的,丫鬟们也没拿他当主子。 在主子中间,...
    那座野山阅读 400评论 0 0
  • 翠翠的感情永远藏在心里,不为人知,其实她也不懂得究竟是什么,只是心里莫名其妙的想着一些事情。她从小在风日里长养着,...
    楠苜阅读 329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