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们(十五)

    我小学毕业的那年,是1985年。

   教我数学的,是我堂哥,教我语文的,就是方校长。农村小学,教学条件是非常落后的。我堂哥是代课老师,他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就回乡做代课教师。记忆中,一直到1994年,我堂哥才通过考试,转正为公办教师。

    那时候,教学主要靠书本,把书上的题目做出来就可以啦。我那时候,所有数学课本上的题目都会做。语文是我天生的强项,从读书以来,基本上老师念的范文都有我一份。倒是在初中,遇到了一位姓疏的同学,他是文学的天才。其文思妙想,绝对是我无法企及的。比如:雨落到湖面,湖面呵呵的笑,说:痒。但是,在小学,我是秒杀一切的存在。

   那时候, 农村小学升初中的比例大概30%。以我的成绩大概率可以升初中。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和四个好友写毕业留言,得意忘形之下,写了一首小诗,最后一句话“五人挽手上初中”。结果,被班上的同学笑话了很久。

   我的五年级两位老师,教学的方法主要是靠背和做题。所以,那些小学四五年级的课文,我都背到熟溜的程度。 偏偏那时候,开始搞什么教学质量。出题开始灵活起来,老师们都没有弄明白,我们自然也是一头雾水。 

   升初中考试的时候,我坐在第一排。第一题就让我茫然失措,居然考的是:

     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请写出诗中的反义词,还有其他反应天气变化之类的,重点是诗词赏析。

  我当时就懵懂了,吓傻了。毕竟我们考试都是三件套,填词,默写和全文翻译,最多还有一个中心思想。至于诗词赏析之类,我的那些老师们每天都在操劳把肚子搞饱,焉能有此闲心,更何况囊中羞涩,也没有多少钱买课外辅导书。 

    一上午,我都在努力、懵懂和恐慌中渡过。下午数学,终于让我感觉一点自信。最终,凭借自己的功底,在背诵和难题上,得到了一些分,考上了初中。最难的两题和作文,都基本搞定。

  后来,一谈到教学改革,我就想到自己的经历。毕竟,很多东西,掌握话语权的,制定规则的,都是得利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