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写字趣旅)

讲了江湖体,总要说一说馆阁体的。与江湖对应的是庙堂,与江湖体对应的就是馆阁体了,所以馆阁体,也是庙堂体。现代书者,在说起馆阁体时,往往带些许的贬意。而在我看来,这完完全全是吃不到葡萄在作怪。馆阁体是在书法传承齐备的前提下,经最高权力背书的,标准化的书写体。如果哪天我也有能力写得一手漂亮的馆阁体,怕是梦里都会笑醒几回的。我们一些江湖体都还要为之努力的毛笔字爱好者,馆阁体实在是需要我们仰望的存在。

诟病馆阁体的点,主要就是标准化造成的死板无变化,与国人“易”的理念不相符。至于说媚与俗,拙与巧的说法,其实与馆阁体是不相关的。馆阁体是当时权力背书的书写体,漂亮是真漂亮,但要说媚与巧,倒也还算不上。馆阁体的唯一缺点就是标准化,就是不变。现今与馆阁体有得一比的就是电脑字库里的书法字体了。但是较之于电脑里的书法体,又因馆阁体终究还是由人写就的,所以要生动活泼得多了,比不了的。

馆阁体的出现,自然有其实际的需求。权力机构的公文行书,自然有严格规范无疑义的要求。而汉字的书写中笔法、字法和章法的原因,所多的文人骚客在写字时,往往对字的书写很不规范,增减笔划、改变笔顺、变化字形结构等等,是书写中经常性的操作,汉字书写的随意性很大。这样的书写,一旦用到严肃正规的场合,容易引起疑义和争执。所以标准化的规范书写很重要。因此而失去的一些变易,使得所写文字显得机械死板,缺少灵动,也是不得以的代价。据说西方国家的重要文件,是要用拉丁文来书写的,也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

要说馆阁体的标准化引起的机械死板不灵动,也只是相对的。因为馆阁体虽然先天缺少了很多可供腾挪的书写技巧,呆板一点也是正常。但馆阁体在规范的时候,所传承的书法理念和技术,是全面的完备的。所以馆阁体仍是具备了我们对汉字书写的基本是全部的漂亮和美丽。

馆阁体对汉字书写最大的伤害,不是它的机械呆板,是权力在给其背书的同时,也强制要求推行和推广这种书体格式。于是造成的结果是千人一面,让众多的文人官员在书写汉字时,如同电脑打印,都差不多。分不出谁是谁,抹杀了书字者的个性。那些顶尖的文人官员,能让书写文字广泛流传的,却是不能自由发挥;能自由发挥的,却只能写写江湖体,汉字的书写,也会因此而停滞少前的。

现在很多人在讲书法,讲练习书写毛笔字时,特别强调笔法、字法的溯源。每一笔、每一个字,都要追溯它们的来源,是学哪个前辈先人的哪个法帖的哪个字里的。每每写字,都要强调出处。这不就是一种现代版的馆阁体嘛。无非是由权力的背书改换成了权威的背书。评判汉字书字好坏的,往往是与王书圣、与米元章或是与当代的那个书坛大姥有几分相像为标准。这种现代版的馆阁体虽然不至于千人一面,但却把我们一些书字者都变成了临字匠和集字匠。也是让人彻底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的一种做法。同样也会因此让汉字的书写停滞少前的。

馆阁体的出现,自然有它的背景和理由,它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作用。只是在后人看来,负面的影响更多了点。但在现今汉字的毛笔书写的实用大环境缺失,传承又有断代的情况下,倒也不必纠结于去批评什么馆阁体的各种负面作用了。现今,那怕是千人一面,有多几个人能到馆阁体那点水平,也是对传承的延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