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不再是朋友圈

看完《波西米亚狂想曲》,想发朋友圈表达一下想法,想想又放弃了。

上周我发了一张自己身着工衣(汽车行业)的照片在朋友圈,觉得拍得挺好的,预想评论应该是清一色的美誉。结果朋友圈评论的关注点让我大跌眼镜。

当然还是有人赞美说“有气质”、“帅”,看到还是开心的。

让我猝不及防的是,很多人的评论是“有点像监狱刚放出来的”、“看起来有点奇怪”、“你是不是专挑丑的发”……

可能是日常上班穿工衣的原因,经过这么长时间,我丝毫不觉得穿工衣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从朋友圈的反映看出,大多数人对于这个行业是一点认知都没有的,所以他们会觉得看起来很奇怪,甚至有点像囚服。这倒没什么,虽然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是调侃一下也就过去了。

真正让我感到愤怒的是,由我的朋友圈引起的,我的大学朋友(通过学生组织认识的)在我们共同的群里发表的一些评论。我第一次这么强烈地觉得,原来别人所认知的我和实际上的我差之千里,以及他们的评论是多么愚蠢和恶心。

“单身20几年的人终于要相亲了”(我开玩笑地说要回家相亲了,结果有人来了这么一句。你他妈才单身20几年,我高中谈过你知道吗?我大学谈了一个很短暂的没人知道的女朋友,但是又关你什么事?不是找不到,是不想好吗?)

“是你男朋友做的吗?”(我发了一张自己做的炒饭的照片,开玩笑说是别人做的。结果有人来了这么一句。我没找女朋友就是gay?我和朋友玩得好一点就是gay?就算是gay也不需要你阴阳怪气好吗?这种看起来像是玩笑话,说多了真的很恶心。)

我想以后我都不会很想发朋友圈了。只要我不发朋友圈,我们就不会有什么交集,你们就不能一厢情愿地做出一些自以为幽默实际上愚蠢恶心的评论。

我的微信签名也已经改成了“shut up”,我想表达just shut the fuck up。

很多人都说“Don't judge me until you know me”,但其实只是表明一个态度。事实上很少人know you,大部分人看到的你都只是一个侧面。如果有人能让你卸下面具,讲述一些心底的东西,那你要珍惜。

发朋友圈是一种瘾,刚玩的时候很容易沉迷,整个人变得很刻奇,发只是为了获取点赞和评论的快感。之后我渐渐控制,不再为了那小红点而时刻关注着朋友圈的入口,既兴奋又紧张。但是无论如何,朋友圈都是到一个充满观众的大型剧场,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表演。

什么时候需要表演?面对不亲近的人。为什么?因为带着目的。既是为了获得赞美,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而面对真正了解你的朋友,根本无需表演,一切都很自然,没有任何目的。所以有时候也会伤害到彼此,因为太真实了,不带一点顾忌和防备。这就是为什么对待陌生人我们会客客气气,而有时候对待家人却显得很刻薄,因为你没有在装,也没有想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