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观看了一部电视剧,内容大致是一对家庭贫困的夫妇因为一直想要男孩儿,把刚出生不久的第三个女儿送给另一个家庭,几十年后生活改善而已经白发这对夫妇,十分想念送出去的女儿,尤其是这位母亲逢年过节便不忘念道:“要是三女儿在这里,我们家就团员啦!”老夫妻俩萌生了找女儿的想法,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夫妇俩决心找到女儿,于是就发生了一系列感慨万千的故事。孩子是父母的心肝,提到育儿几乎每位家长都是把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嘴里。父母是人,施与孩子的每一种教育方法不可能都正确,与孩子相处有欢乐有泪水,有开心又懊悔,几乎每位父母在孩子身上犯过错误。
处于种种原因,这对夫妻懊悔他们年轻时把女儿送人的做法,想尽办法弥补错误,假设这对老夫妇找到了女儿,那么作为女儿会怎样?也许,生活中的结局有种种。对于子女,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有了生命才有以后的活动声息,这样的恩情无所能及,非可报答终生。生活中父母的错误还有什么不能用爱去化解?经常有报道称一家人之间为了争夺财产有了间隙,老父或老母被遗弃无人照料,一家人被他人指指点点。我们所谓养亲的概念即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衣服居住等基本的生活,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对于父母的恩情切勿等价交换,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不然连动物也不如。
古有传说晋时王祥,小时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很想吃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河里结冰无法捕鱼。王祥不计前嫌,于是心生一计,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人们都说孝感天地,必得天佑。不计前嫌,用爱孝敬父母很简单,无论贵贱从点滴做起,三十而立的我因为儿子怕去理发店,自学起了剪头发,久而久之手熟了索性也给父母理发,每当我拿着剪刀给母亲剪发,听着咔嚓咔嚓的声音的母亲都会开心的告诉我这是她幸福的时刻。这时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多陪陪父母,与他们一起散步、聊天、锻炼身体让父母感受到他们的儿女在身边,很安全。当生活的观念与父母不同时,不要对父母指手画脚,不要给父母脸色看,不辱骂和顶撞父母。多和父母拍照,做成照片送给父母,让他们有美好的老年回忆
也许每个人都有机会做父母,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一直是做的对的父母。古有“卧冰求鲤”如今我们要谨遵孝道,无私孝敬父母,回报恩情滔滔的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