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世界 一切有情
——读李晓松的山水画境
在这喧嚣的时代,画画不免有一种孤寂的感觉,耐住寂寞,抵御住外界的诱惑;悠然坐于灯下,读一本想读的书,画一幅有感觉的画;泡一杯清茶,把世间的名利看淡,让耳根静一静,把心放一放。
就那样,静观宇宙洪荒、体悟世间闲情,可以寄情于丹青,可以神游于世外,何乐而不为!
——山水画家李晓松
画家李晓松的心性与大自然是异常接近的,他热爱画画,为艺术而生,更以艺术为生命中最终追寻的目标而不停地行进着。时间在他手中不是捧也捧不住的流沙,让人遗憾焦虑。时间对于他似乎是仁慈而舒缓的,慢慢地在他的手心里、指尖上缓缓流淌,婉转悠然。所以李晓松总是从容的,他和其他文字工作者一样,一天中精神最饱满的时间是晚上,在沉静的夜晚中,在万籁俱寂的时空里,他才能释放出内心对生命最深沉的感悟,以笔墨为桥梁架构出理想中的伊甸园。
他画的是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但又不知是何山何水,他画的是自己胸中的丘壑。他用笔墨山水搭建了一座属于他自己的世外桃源,这世外桃源荒寒孤寂,没有一人,即使有些微动物点缀其中也是或立、或卧似有似无,宁静安详。
在传统山水画中,一般都会有房屋人物点缀其中,虽然落墨很少,但属于非常重要的“点睛之笔”,这一般都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之中的一种写意表达。但是纵览超过十幅以上李晓松的山水画,你会首先发现一个很奇妙的细节,那就是在这些山水画中,可能有房屋、有茅亭、有扁舟、有动物甚或是有像佛菩萨一样的“参悟者”,但就是没有像人一样的“真的人”,这真像一个奇妙的寓言故事,隐含了这个虚拟世界创造者的精神深处的某种特别寓意。
这代表了什么?我们不禁会努力扩大自己的想象力:这虚拟世界创造者的精神世界是拒绝“人”的吗?如果拒绝为什么又会有房屋、有茅亭、扁舟……抛却这些具体细节看画面整体,晓松的山水画荒寒但不萧索,静谧但不冷漠,它是苍茫滋润的,充满了“人情味”。你看那静立在山间小道中的的小羊、趴在屋外闲适的小黑狗,还有停靠在岸边的扁舟,他们是在等待主人的到来吗?他们的主人一定就在深山深处的某个地方在做着什么吧?……
欣赏晓松山水的大部分山水作品,你会发现在大面积积墨的空当会隐隐露出神秘的“天光”,这“天光”不是具象的,而是艺术家在整体积墨的间隙空出的“留白”,这是一种视觉错觉,让你错以为这“光”像“天光”一样,冲破暗夜,给画面带来一丝希望和光明。这“光”带有某种人性色彩,与偶尔穿插在画面中的房屋、茅亭、动物……构成了画面的“眼”,这是一条流动着的“眼”,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使画面更加具有生机,像点缀在高山上的宝石具备了生命一般,璀璨夺目。这是隐含的而不是显而易见外在的表现。
“三千世界,一切有情”,画中无“人”,却充满人性之光,这是晓松的山水画所独到的地方,“画如其人” 李晓松对中国山水画的探索属于静读、静思、静悟一类,他内心深处追寻着“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唯一”的至高境界。追求上的高品位,格调上的虚静恬淡,人在梦中,似入桃花源,这一切形成了他绘画的精神内涵和不落俗套的艺术品格。
前追古人,后可见来者。继承传统的创新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李晓松的艺术实践之路正好应和了这条铁律:李晓松用参悟的的方式探索艺术的真谛,这一探索历经了二十五年,而他用过的三个斋号记录了这一过程。在刚开始学习的阶段,李晓松把自己画室的斋号定为“习苦斋”,他总是提醒自己,临摹的学习阶段是比较困苦的,要耐住寂寞,要认真对待。当临摹、创作和写生三点一线过渡的时候,他把斋名改为了“敬贤斋”,这个意思是说要仔细研究古人先贤,包括美术史上各种画派风格的研习和探究。而现在他正在用的斋号叫“清卧居”:代表清闲无事,坐卧随心,有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随性之感,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位画家成功与否,关键是画家自身心态的把控能力,无论是古代文人抑或现代的人,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为最高目的,并将这种情感交织融合到自己的画中,这样作品才能打动人并被人所理解,才能产生共鸣。
“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画是心灵的泉眼,当情感所致、灵感乍现,我想这心灵的泉眼亦会喷薄出动人的韵律和曼妙的笔墨吧。
李勇、鲁婧壬辰春节于冀笔
| 艺 术 简 介:
李晓松,
1968年生于山东淄博。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创作研究院画家、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晓松艺术工作室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