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澄开始读经。首选,从《周易》开始。我和她共读。侧面看着她圆圆的脑袋还没书本大,五岁半的小家伙奶声奶气的蹦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稚嫩的声,苍茫的文,觉得这事儿吧,实在太有意思了!
记录一下。
1 / 一个稚嫩的生命在你手中初始,你想给ta什么?
每个人的眼界可能都是有限的、局限的。看着面前的小澄,就我目力所及,钢琴,绘画,舞蹈,英语,周游世界 …… 我问问自己。这些任一项,或者全加起来,就能足以支撑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么?这些是不是就是我能给她的最好的东西了?
每当这个时候,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惴惴不安。
最近我闲下来,开始学习太极瑜伽(一个用太极心法支撑,用瑜伽体式表现,的身体哲学“游戏” ^_^)。每当古琴声音响起,每当琢磨那些体式要领,阴阳相生,起承转合,顺应天则,我都觉得好有意思!真好玩!
我忽然恍然,我喜欢的东西,我一生都觉得重要的东西,岂不是就是应该给小澄的东西么?(至于她长大以后喜欢什么,她可以再选。)
我坐在书房,扭头看看我书房两面墙书架上的书,摇头轻笑自己,看了很多书,看书看了很远,竟然忘记了最根基的书籍,那些我们小时候读过、已经被塞在角落里的,我们中国文化的那些古诗文。
再说,反正,除此以外,我真的也不知道什么其他更根基,更安身立命的了。
那么就开始。
1 / 怎么读?
前期我做了三件事:
1、确定读法:
朋友推荐的育心经典儿童读经理论,找来资料看了,枚举事例,目的在说明读经有用。但我需要的只是解答“如何读”问题。
其中方法可取,
六经四书,137方法
这几点够了,先用起来。
2、确定素材:
适合儿童朗读和指读的书本,要这三个条件:字体大、有拼音、没有注解。育心经典的书都是整套,且必须配套朗读CD,一次买有点太多。正在犹豫,恰好喜马拉雅上有跟读的朗读音频。顺便先试小澄的反应。就从类似排列方法的书入手。开始挑书。
过程中对于那些书的排版真是想吐槽。古文内容固定,无需评论,所需不就是好读,且需美感么。既然是古文,讲究对仗,那就用对仗排列起来!既然古代文化,来几笔勾线,插画,留白,多好。快感!快感!读书也是要快感的!
差点想自己给小澄编一套。。。。最终还好,找了排列上符合的书。且用之。
3、确定开始时间,早做铺垫:
早一周就开始给小澄做好下周要读经的铺垫。
上周小澄有两天动作飞快就打开电视,我忍住了阻止,暗自跟她做交换,跟小澄说,“下周开始,我跟你每天一起读一会儿经,读一会儿诗哦!好吗?” 小澄不置可否的回答,“好吧。”
一张雪白雪白的纸,这是最自然的反应。她没有听过《诗经》,没有读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玄而又玄的《周易》,她只知道自己背《声律启蒙》还算轻松,凯叔讲的《声律启蒙》也很悦耳,碰到机会合适展现了几次,声律启蒙里暂时没人比的过她,给她成就感满满。
她最几天喜欢找我们跟她作“对”,还要求一定要反‘对’,比如“天对地”,‘九夏对三冬’。一天,趁这个机会给她掰碎讲了一篇《声律启蒙》,她听不完就跑开去玩儿。理解。这个阶段,小澄他们还不识太多字,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感的确要难些。他们对世界的语音基础是纯语音,也就是停留在拼音文字阶段。
我自己倒是被又对仗、又简练到用词极尽冷淡的字句美艳到,反反复复读,赞叹不已。
无论如何,今天小澄开始读经了。
她毫无抗拒的就开始了。1) 部分因为有我陪着读,2) 部分因为从读诗里面她已经尝到了古诗的节律美感和朗读快感,3) 还有部分因为遇到里面有些句子读音好玩。比如 “知至至之”,读起来,zhi zhi zhi zhi,我们俩读的哈哈哈大笑。
只要能开始,好玩最重要。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长舒一口气。这一年甚至是她少年时期,读古诗书为根基,这个指导思想开始实施,最重要学习内容就此展开,把她泡进了美好的染缸里,我就心安了。。
3 / 私塾
小澄读完书睡了。我回到书桌前,竟然有些小小激动。
想想古时候,但凡对孩子有所期盼的家庭,也是孩子幼小就到处找私塾,就像我们现在找私立学校,找兴趣班,一模一样。找私塾,拜访先生,托关系送礼物,拜托先生收下学生。学的内容,学的方法,也大致和今日我们这类家长选择的一致 ——
古来精典,不懂先读。
轮着读,每天读,慢慢会背。意思不懂已认字,手还拿不稳筷子就学握毛笔写字。
有雅致的,老师每天上门,教公子哥儿水墨山水画,加些古琴,围棋。几百年前早就盛行的可不就是今天的“私教”么。担心一个公子学习不专,还找同龄童子陪读。古来教育,早就实践检验过了。
最近跟朋友聊天都到“童子功”。我们都赞同有些东西都是要童子功的。比如古文功底,比如书法,比如审美,甚至比如世界观。
比如我自己的例子从小父亲教我读了一点点古诗之后长大读古文就不费力,莫里同学从五岁学书法,一出手就看出童子功,钢琴培养出来的音感节律,比如冯唐为代表的那类人,写作启蒙读物是《战国策》,等等。
其实,说的不准确一点,没有哪个成人之后文笔好的不是幼儿时期机缘巧合多了些阅读经历;也没有哪个儿时读书甚少的成年之后猛读海量书籍,然后遣词造句就能轻松有度,不落痕迹。当然,这仅仅是我看到的,有不准确,有冒犯,多多包涵。
4 / 不入其坑,不知其水深。
之前听说家长要如何如何辅导孩子功课,更早以前听说的什么叫“悉心培养”,对此,早前并无感受,甚至轻视之,以为其过滤,以为其造作。现在感受,颇有一点,深以为然了。
孩子的兴趣课,你得看懂,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学校老师的目的是什么,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孩子的个人特点是什么,在哪些时候,是渗透她学习内容的好机会;哪些需要复习,哪些过了就算;哪些学习是应付,哪些学习任何人都反对也必须坚持。
孩子的言行举止,你立刻能知道她的潜在动机是什么。她生活中可能的每一刻,都是树立她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的好机会,处理错了,错过了,都是对孩子小小生命的浪费。当然,恰当的疏松度,在生活中对孩子合适的“放松”,“信任”,“不管不顾”,让她感受她自己不是宇宙中心,也重要。
这些“放任”又何尝不是几重思虑以后的结果。所以她在面前,或是不在面前,树人者(家长) 都在时时刻刻的斗智斗勇。不是和孩子斗,是斡旋孩子身边的空气,她摄入的养分,是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紧一分压迫,松一份放纵,就像在玩太极球。所以,只有深深用心的父母方能体会,那种时刻用心,默默耗脑。
总之,何为“用心”?为一个白纸一样的小生命含苞待放时,用心,用世上最美的东西喂养她。是为义务,是为必尽之责任,亦是为无比美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