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实在太大,叫马背上的民族去种田实在不可思议。
咱们现在也有民族自治区,这完全合适,各民族习俗文化有所差异,因人、地制宜才是最好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一直流传下来今天。
但要孔孟老庄的时期,恐怕有些不一样。论语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狭义上的华夏民族与中原周边的夷蛮狄戎矛盾相当大,把没有礼仪的蛮族打败,一匡天下。这种正义感只出自文化上的优越感,出于一种藐视,主观上全不知道吸收异族文化与资源,也没有要教化他们的意思。华夷之辩古早时从没停止。他们的和而不同像水火相容和平衡器具一类,倒像人类古代对自然事物的理解,没有适用于制度,甚至和封建集权有些不一样的修正。
中庸之道鲁迅先生倒有提过,他在文章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和而不同实在很难做到啊,格外是在地理文化差异相当大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仅一个人的指头是数不过来的,十四亿人仅一句话是概括不完的,而现在却没有听说有什么格外大的社会矛盾,我想也是制度与领导得格外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