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跨越年龄的共鸣背后,触碰到生而为人的真心

做家务的时候,打开《冬吴同学会》,恰好选了这一期,《撕掉年龄的标签》。节目的开始,老吴和小梁谈论了社会的一个现象,代际之间的相互“轻视”。代沟,也在各个年龄段里普遍存在。

接下来,老吴提到了木心的一首诗,《从前慢》。这首诗,好像超越了年龄的差异。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被演唱出来的时候,感动了几代人。词作者是20后,最早被一个80后编曲,在综艺节目上演唱,后来又有90后在参赛时演唱,不断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喜爱。吴老师说这一首歌引起了几代人之的共鸣,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是跨越年龄的。

当然,在节目当中,吴老师并没有说清楚,这一种超越年龄限制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木心的诗会打动人心,引发感动,这一份感动就是每一个人相通的纽带。感动源于内心,每一颗心都是相通的,可以彼此呼应的。

节目最开始,小梁说,刘欢在听到歌手唱这首歌时会流泪,是因为肝郁。当时我就一阵笑,又一想,可能是一句玩笑,或者是一种渲染对话冲突的需要。结果后来真出现反转,当老吴朗读完这首诗,节目里又播放起《从前慢》这首歌时,梁冬听得也眼泛泪光。老吴说,你也被感动了。

小梁这才更正,我终于懂得刘欢为什么会哭了,他最后他不是肝郁,而是真被这首歌打动了。

一个人和另个一个人有过同样感受时,才会真正理解到对方。

节目里,吴老师问小梁,你被哪一句感动?

吴老师说,他被最后一句感动,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我第一个反应也是,对这最后这一句更有感触。这里面,有一种心意相通的感觉,被懂得被了解,真心被看见。

想到在通过小区大门时,经常有人在自己走过时,拉着铁门好一会儿,让后面走上来的我通过,可以不必再刷卡。有时,可能说不上一句谢谢,人家已经走远。但是,这份心意,我是懂的。

说到《从前慢》,网上也有过这样的段子,哪里是从前慢,那是从前穷。

当一个人说他写的这一首歌,这一首词,这一首诗并不是看到了过去的美好过去的一些让人值得怀念,值得欣赏和敬重的品质

如果读者只去看文字表面,又觉得看到了现实,过去的贫穷,带来生活节奏的缓慢,诗歌不过反映了社会现实而已。这样的解读的确肤浅,也只是读者看到的,并没有真正理解到作者。

越来越能够理解到这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是的,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过去的现实的确是贫穷,甚至还有苦难,这是当下的生活里也依然存在的,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烦恼,都有艰难,这是现实的部分,但是,如果仅仅就看到这里,就停在这里,是不够的。生命在这样的现实困境中,怀揣希望,甚至放下希望,充满渴望,甚至放下渴望,但终究不放弃的努力,需要被表达,被看见,被歌唱。

所有的生命已然尽力,在他们已知的范围内,已经做的足够好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