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聊微尘(在家学)

随笔(在家学)

“前几天我看了你孩子讲《易经》的视频,一个十岁孩子,你就在家学,不去学校?”

“对呀对呀,家里,图书馆,读书会就是学习场所,他爱看书,家里也有氛围。”前几天参加XX老师创办的读书会。

“认识有十来年吧?”很多年前XX老师的读书会坐地铁几个站就到了,偶尔会去一次,形式是大家分段读一本书,然后分享各自的心得,可以提问,可以解答,每个人都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非常激荡人的思维。

“那时我孩子还没出生。”

“除了学习,其他活动还有安排吧?”

“有,全部交给他自已安排,每天一个小时的钢琴, 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下象棋围棋,好多玩的活动,每天可开心啦。”

“主要是你们家有氛围。爷爷奶奶都是教授,爸爸妈妈又都是文化人。”

“是的,我们在家都是看书,不看电视也不看手机。各做各的事,如果他不懂,他会问。他的英语,日语也是自学的哟。”

“听你老婆说过胎教时就听英文歌。你们是早早就帮孩子规划,培养习惯。”

“没有,我们是全部尊重他,我们只是做我们自己的事,我家里人全部都爱看书,典型的书香世家,我爸爸每天还写毛笔字。”

正和XX老师课前交流。

“那孩子没学藉怎么办?”

“我孩子学所有的,包括那些体育,有去表演但没有一样去参加比赛,纯粹是自己喜欢乐意。”旁边刚进来一位老师问。

“典型的乐在其中,不是为了什么目的。”

“大一点还是要送去学校吧?”

“到时再说,反正我邻居全部是我爷爷,爸爸妈妈的老教授,同事,哪一课目都可以教我儿子。反正,读书也不是为考试,也不是为工作。他有能力,有服务意识才行。他以后无论做什么,自食其力就可以。”

“他在家,会合群吗?”

“合群,小区一大群朋友,各种活动场所。”

“上两次,我接触过,很阳光的小男孩。”

“没压力,没考试,当然阳光。”

“一个小孩只要无拘无束,没有恐惧之心,给机会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成全他骨子里的天性释放,哪一个孩子不阳光?”

“哦,你去看看外面的小孩,有多少有笑脸的?年纪轻轻就是一副疲惫不堪的神态。”

“那是因为他们被逼迫,违反了他们发展的规律。儿童就是嬉戏玩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你最根本的没保证,孩子们怎么会轻松,乐在学中?”

“保证什么?”几个人一起,各种火花。

“明面上的太过,心理需求上的被受,享受,自由,被尊重,孩子哪里有他自己?在家里被父母调教,在学校一切听从指挥,统一,有自己吗?做作业,考试,好像就是为了要把小孩子搞到不会才显示有难度, 作业多孩子做不完,老是批评家长批评,这是不是造成小孩子的恐惧之心?考试,没考好,拖班上的后腿,这是不是孩子有压力?一个有压力,睡眠不足,活动不够的孩子,哪里有自信心?不要说小孩子希望被鼓励,放手,你大人做事难道不是希望被鼓励,认可,没有妨碍吗?”

儿童发展的目的①身体完整:拥有一个放松优雅敏锐的身体,随时展现舒服与活力。          ②情绪平衡:使情绪性格变得平衡稳定及富有生命力。        ③身心整合:整合自己的生命认知及情绪,成为身心灵完整的人。      ④适应环境:有能力应付变局,不墨守成规。

了解儿童发展的目的就不会以“竞争考试为目标”,社会生存,一定是相互协作,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没有贵贱与高低,所有人都应该被尊重,所有人有自已独特发光的地方。

“佩服你,能打破框框,让孩子在家学需要好大的勇气与责任,把握。”

“也只是现阶段,他什么时候想去学校就什么时候让他去。他不去,以他现阶段的自学能力来看,我也相信他能学好。他有主动学习的兴趣,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们家是有环境,一般的人不敢。”

“现在的孩子聪明得很,又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一般工作技能一个初中生学两三年也会。有多少人专业对口?又有多少工作需要专业对口?我个人认为很多时间可以去外面,社会闯荡,只要自己走正路。”

“这一点我也认同,一个人只要发现自已喜欢做的事,专心做,一定能做好。现在的孩子学的多,杂,又要求平衡,最后什么也不精也不专。”

“但现在是你必须有文凭才能找得到工作,你没有文凭谁给你生存机会?现在进一个工厂都要有文凭。”

“所以基本问题没解决,只去盯读书目的性没用,死循环中转。”

“那什么是基本问题?”

“就是允许有个人通道,以个人能力发挥生之道。”

“那永远是无解,目前相对而言还是通过考确定人的价值。世上也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

陆陆续续的老师进来参与讨论中,“没有好与不好,适合自已的才是对的,所以要确定在所有中哪些是自身要具备的,哪些是外在环境不可更改的。”

“天时,地利,人和。不以所谓成功定义自己人生时,你自己能靠自己生存,有钱过有钱的日子,钱少过钱少的日子,只要自己健康自在就行啦,哪一个人不是平平淡淡?那些大富大贵都是几代人的努力和站在时代的风口抓住机遇的少数人。”

一个在家学习引发的发散性聊天一一一个体生命与普遍原则的思考……

随笔记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