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心中满是爱,你看到孩子身上的都是闪光点。昨晚两件小事,让我更加坚定了积极正向引导的重要性。
【事件一】同样一个舞蹈视频,爸爸看到第一反应是“没跟上节奏”,而我却觉得小朋友都是如此活泼可爱!观点没有对错,只是出发点不一样,得到的结果自然有差异:爸爸更希望看到学习后标准的动作,代表着学会了;而我只是希望孩子可以开心快乐的学,相信兴趣是可以让他不断进步的。
自我反思:其实在看看爸爸回复“没跟上节奏”的一瞬间,我内心是反感的,有一大推道理想讲给爸爸听。但仔细想想: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知道光讲道理无用,那么在家人沟通中,讲道理又岂会有用?只是徒增爸爸的不愉快,成年人更讨厌被说教。所以后来,我仅仅客观的表达了我的感受:我跟你看到的不一样,我觉得孩子很可爱。发现这样的表达,自己内心更自在了,相信爸爸也会慢慢去思考。毕竟也没有对错。
【事件二】孩子最近爱上自己去做“小实验”:比如混合两种颜料观察变色;在杯子里装水,放不同的物品,观察浮力…昨天晚上,他就是自己在开心的做浮力的实验,可想而知,桌子上有水是必然的,就引导他收拾:做实验很开心,能把实验之后的现场收拾干净会更开心,这样才是实验完整的结束,下次做实验就更方便了呀!宝贝听完很有兴致的收拾起来,擦了桌子上的水,顺带整个客厅都整理了一下,我表示很惊喜!
晚上睡前跟孩子聊天,特意强化他的表现:妈妈发现宝贝动手能力越来越强,你的大脑思考能力也越来越厉害,晚上的整理,你都知道每个物品应该如何“回家”,大脑的条理性很强哦!
你平时拼积木也是非常爱想象和探索,不断的挑战高难度,大脑也越来越灵活,表达也越来越好,妈妈也要和你一起学习!
我看到孩子眼里的光,他思考着说:遇到问题想办法,就像那个没有手的大哥哥,他想办法用脚吃饭是吧(之前在公司看过一个励志视频,没想到还记得)!
“是的,虽然没有手,非常不容易,但他没有放弃,想办法让自己生活得很好,非常的勇敢和坚强!”我回应着。
“那有没人没有手,也没有脚,那怎么办?”宝贝在思考着。
“那他也会想办法,有这样一个人,他真的做到了!”然后我网上搜索了尼克·胡哲的成长经历的视频,跟孩子一起看,确实很触动!
之后孩子问了很多为什么,我们深入交流着,临睡前孩子说“妈妈,我分不清少和小”我说你说出来妈妈听着分清了呀(我想鼓励他)
“可是我不知道少和小发音有什么区别,我说不好,我好想快点学拼音呀,这样我就知道它们的区别了!”
“那等你把汉字学完了,下个月就学拼音体验下”
愉快的睡了,孩子真的一直在思考,他知道自己的“不足”,非常愿意去提升,其实每个孩子内心都是追求向上向善的,用爱去拥护他,陪伴他,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