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界限为伤害行为让步?

2017年9月28日的腾讯新闻“事实派”上有一则新闻,标题为“美女大学生用尖刀刺伤男友,因太聪明免入狱”。全文截图如下:

新闻截图

新闻一共7段话,我们一起来看下,新闻传递了什么信息给我们?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新闻内容截图
标题吸引人

标题为:美女大学生用尖刀刺伤男友,因太聪明(高智商)免入狱!“高智商”可以成为特赦令?!天下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好奇一下,仔细要看看这则新闻。

分段细细看

第一段:

(1)“她吸食了可卡因!”一名男子惊恐地拨打了999报警电话,当时他就读于牛津大学的女友拉维尼娅,用一把尖刀刺伤了他。

这段话我理解为,一名女子因为吸食了可卡因而刺伤男友。是毒品致幻?还是另有隐情?往下看。

第二段:

(2)但因其“卓越的才能”以及担心“摧毁其职业生涯”,经审理,法院当天决定免去拉维尼娅的牢狱之灾。不久前才泪洒法庭的她,满脸笑意地走出了法院。

一句因其……担心……,法院当庭释放了嫌犯(暂时这样称呼她)。这个适当原因,也是没shei了!

嫌犯的卓越才能和职业生涯比受害人的身体还宝贵?这是什么逻辑?法律可以这样儿戏?古人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现在不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吸食可卡因(如果属实的话),刺伤他人,两罪并罚,就算有特殊原因,需要从轻发落,也不至于无罪释放吧?!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原因?或者其男友报警陈述中有隐瞒?

第三段和第四段:

(3)24岁的拉维尼娅,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心脏外科专业。当时她和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生男友托马斯在自己牛津的宿舍里。托马斯怀疑拉维尼娅吸食了毒品,并表示要将这一情况告诉拉维尼娅的母亲,这让拉维尼娅愤怒不已。随后,她一拳打在托马斯脸上,用刀刺伤他,随后将手提电脑、玻璃杯和果酱罐砸向了他。托马斯立即拨打了999报警电话。根据警方提供的录音,拉维尼娅在不断咆哮。

(4)男友托马斯腿部被刺伤后缝了三针,两个手指也受伤。事后,拉维尼娅承认了自己的刺伤案的罪行。

这两段描述了受害者被刺伤的全部经过,且嫌犯自己承认。

嫌犯因男友可能将自己吸食可卡因的事情告诉给自己母亲,而勃然大怒,从而刺伤男友。事实确定,过程清晰,嫌犯认罪,只等按照法律判决了。

第五段:

(5)不过,在法官伊恩看来,如果拉维尼娅是初犯而且没有任何前科,那么将这位有着“非同寻常能力”的女士关进监狱,很可能让她不能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实在是太残酷了。法官当时对拉维尼娅下达了禁止令,她被要求在案件审理期间不可再沾染毒品,不可再犯案。

(6)最终法官以缓刑10个月免去她的牢狱之灾。

这位法官可是够“仁慈”啊!虽然是初犯,也是犯罪吧?而且吸毒加故意伤害,不惩戒如何让嫌犯知错、知罪?这次的罪赦免了,下次呢?被刺伤的男友,情何以堪?拥有“非同寻常能力”,就可以逍遥于法律之外?这还没有做出啥特别贡献呢,以后为人类做出特别贡献了,她杀人了该如何处置?继续赦免吗?

第七段:

(7)早前,拉维尼娅已在医学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她的一位朋友还说,老师们认为拉维尼娅是值得培养的,她是一个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天才。

这一段补充说明了嫌犯是个人才,也许是未来的诺贝尔得主。我滴个神啊!这条证据补充得好神奇!

逻辑线

(1)美女+有特殊才华(诺贝尔奖未来得主)

(2)吸毒+故意伤人

(3)免于入狱+禁止令(相当于提醒和警告)

(1)+(2)=(3)

逻辑很清晰,法官惜才视法律如儿戏;

事实皆明白,嫌犯恃才笑法庭似自家;

荒唐至极!

注:法律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最高界限,经过慎重的制定和考量,适用于民众的基本行为准则,以确保民众的基本权利。然而,却因为部分人的奇葩想法,让界限为伤害行为让步,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亦令人愤慨不平。

往期精彩文章:

界限和情绪(一)

界限和情绪(二)

界限和情绪(三)

界限和情绪(四)

界限和情绪(五)

界限和情绪(六)

界限和情绪(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