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 辛巳月 己酉日
晚风踩着乌泱乌泱的云朵,夹杂着海腥味的微风带来了夏天,格外温柔。晚霞贩卖完快乐,召唤来星辉一同为观察世界的第25年沉沦。至此,才算真正跨过本命年的羁绊,正式迈入“老阿姨”门槛。小时候觉得一年一次的愿望格外珍贵,每次都会偷偷许三个关于“长大”的愿望,真长大了,倒是不相信了很多事情,会觉得蛋糕太腻,许愿太幼稚。经过本命年的“恩泽洗礼”,深刻感受到:“旧疾初愈,万物更新,一切皆善,奔三进行时”。值得庆幸的是,生命里有很多的惊喜和长情值得被铭记。在许愿星快消失的尾巴上,许一个简单的愿望——爱我的和我爱的人,都“喜乐常安”。

01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在对世界无知且热血冲击脑门的年龄段,曾经觉得挣钱是最俗也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后来发现,原来所谓“诗和远方”路费很贵,“星辰和大海”需要凭票观赏,“探索世界”得有钱有闲。很多事情和道理,早晚都会幡然醒悟——世人慌慌张张,忙忙乱乱,不过是为了碎银几两,可偏偏是这碎银几两,也许能压断了世人肩膀。
也许,从众而活,永远都只是一场大规模的囚徒困境罢了。
现在,越来越不敢以“不喜欢”/“不感兴趣”诸如此类词汇作为价值创造困难症的理由。因为人很难知道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恐怕你以为你喜欢的事情,你去做了以后会发现,你没那么喜欢。所以,对待任何一个选择,都不能单纯地用喜欢或者不喜欢来评判。曾经有一个人对我说过:“年轻人,三十岁之前不要谈什么兴趣。”也许说这话的人早就不记得了,但现在我想表达的是,大多数人接受这样的说辞,但至今无法苟同。
一直相信,生而为人,一定要做到永远忠于自我,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眶,如此,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选择,才能找到被偷藏起来的糖。
02 “如果事与愿违,请一定相信时上天另有安排”
《战争与和平》里有句话:“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但大多数懦弱的人,死于第二次,囿于第三次。所以,我是希望大家都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有时候经过痛苦可以成为更好的人,但不得不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问过一个抑郁的人,那些艰难的岁月怎么熬过来的?他只有一句话回答: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我,叫 “想死又不敢”。 就这样,能者多劳,一夜之间进化成为了“能者多熬”。
也许,被命运扼住喉咙最讨厌的地方,是它没有一下子掐死你,却偏要让你苟延残喘。更残忍的是,当你在黑暗中无法自拔的时候,你以为某一个人是来救你的,没想到最后差点要了你的命。心一旦消失,也就没有失落感,没有失望,没有失去归宿的落差。剩下的只有生活,只有安安静静无风无浪的生活。
所以说,其实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没有过去,有些人,没有原谅,你只是告诉自己,算了。
03 “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
昨天喝了一瓶特别卡哇伊的汽水,开心了一晚上,滋滋冒泡的粉红色汽水,好似人生每一次初见时难掩的悸动。所以,万物美好的时候,望自珍重。
有时候会觉得,真的不必将太多人请进生命里,太过热情难免不被珍惜,而有些人不属于自己,但遇见了也好。这就好比收养流浪猫猫狗狗,捡来养的时候再乖也还是会吃别人给的东西,何况不栓绳子自然也是有去无回。所以,与其担心它被人拐卖,惨遭不幸,不如衷心祝愿它以后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如果什么都能想通的话,没有人会在夜里难过,所以做好自己过客的角色就好了。
一直觉得这世上告别仪式挺多,比如喝酒,旅行,祭奠,或者是撕心裂肺的大哭一场……可是后来才知道,人生中大部分告别是悄无声息的,原来某天的相见,竟已是最后一面,此后即便不是隔山隔水,也再难重逢。但是,我相信,注定要交集的人,总会相逢的,就像山川河流,终将归海。不过,我倒十分希望,这世间每一个积累温柔和善良的人,以后无论在哪里,都有人千里迢迢来看你,然后悄悄告诉你哪里的花开了。
写到这里,近乎词穷,那就停笔好了。
人生很是奇妙,有时候自己觉得璀璨夺目,无与伦比的东西,甚至不惜抛弃一切也要得到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或者稍微换个角度再看一下,便觉得它们完全失去了光彩。这就很像七岁的人超级渴望知道自己二十一岁是什么样子,但二十来岁的人反而会害怕见到自己三十岁碌碌无为的模样,混进人海众生相,远远望去连眼睛鼻子在哪都看不清楚。
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坚定地,对自己人生产生信赖和认可的状态,然后满心欢喜地开始期待——有一天优雅的老去。
那么,从今往后做一个极度热爱生活的人,拥有一张阳光明媚的脸,容貌藏着灵魂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