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的晨读,我想到了四大天王之一刘德华,他的外形,他的歌曲,他的表演都有人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
模仿刘天王的人不计其数,其中,拿捏的最好的要数贺刚了,他从《金婚》里的夏老师,到《家的N次方》里薛洋,再到《北京青年》里的何南,还有很多很多电影和电视剧,他告诉我了三个字【守】【破】【离】。
模仿的第一境界:【守】——深度模仿,打牢基础
2005年贺刚参加“梅艳芳菲”大型模仿秀,获模仿刘德华,成为全国总冠军,获得最佳模仿奖和最佳人气奖。
模仿的第二境界【破】:突发原有模仿对象的瓶颈,引发革新。
获得最佳模仿后的贺刚,参演了《梅艳芳菲》的拍摄。一度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人叫做模仿刘德华的人,还有人上来就问“你是模仿刘德华的吧?”贺刚发现他只是“巨星”光环下的影子,一个不为人知的影子。贺刚思量了好久,想在娱乐圈“混”的好,只能考自己,即使长的像华仔,也不可能超越他,所以要摆脱模仿。
模仿的第三境界【离】:开创别人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离开深圳,独自北漂的贺刚,褪去明星脸的光环之后,靠自己的演技和影响获得了郑晓龙导演的评价“就你了,你眼里的淳朴和小夏老师很像”。从此以后,又有了《北京青年》《后妈的春天》《大村官》《飞虎队》,贺刚打造了一条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演艺道路。
贺刚的经历告诉我,从开始模仿,到活出自我。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