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出对抑郁症的认识误区

生活中很多人对抑郁症误解重重,甚至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抑郁患者。对抑郁患者,他们往往认为患者的心境低落是做作矫情,对患者显得冷漠、回避甚至是嘲笑。

其实,抑郁症是一种生理和心理交错的疾病,是由于大脑发生功能性病变导致患者无法用意志控制自身的痛苦的一种疾病,如果贸然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抑郁患者的言行,只会让患者产生更深的病耻感,更加自我封闭,反倒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因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让更多人去关注身边的抑郁患者,更好地对待抑郁患者。

1.抑郁症就是精神病?

有的人一听说“抑郁症”,就把它与“精神病”联系在一起,诚然,抑郁症的确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它与焦虑症等属于同一范畴,但大众所言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医学上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丧失自知力,会出现行为失常的情况,如表现木僵、妄想等;而抑郁患者大多都有自知力,可主动求医,抑郁症亦可治愈。大众对抑郁患者的误解让患者的病耻感更强,让他们主动求医的意愿降低。

2.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

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会经历心情糟糕的时候,也能够随时间淡化悲伤的心情。但是,抑郁患者的持续性心境低落并不只是在某个阶段存在,而是一直如此,同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许是偶尔的整夜失眠或疯狂痛哭,但抑郁患者除了失眠,心理上还备受煎熬,有时想哭却哭不出来,感觉生活无助无望,也无法仅仅用意志摆脱这样的心境。甚至有的患者行动变缓慢,起床需要半小时,穿衣服需要一小时,什么都没有做,却感觉筋疲力尽。

3.开朗乐观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并不总是心境低落。有部分人属于“微笑型抑郁症”患者,表面上看起来乐观开朗,但并非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或许他们只是不希望周围人替他担心,或许是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不愿他人同情,这类抑郁患者多发生在身份高、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中。他们在社会中表现十分强大,能力毋庸置疑,他们即使患上了抑郁症,往往也不会向他人吐露。

4.抑郁症是心理问题,不用吃药也能好?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只是将抑郁症看成一种单纯的心理疾病。正是因为如此,有的患者以为仅凭自己坚强的意志就可以走出抑郁症的阴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只是轻度抑郁症,可以不用服药,进行适当调节也可缓解。但如果达到中度以上水平的抑郁症,大多患者都需要借助药物进行治疗。这时候,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已经降低,需要借助药物增强这种能力。

5. 吃药让人变傻?

持有这种观点的患者,往往是出于对药物副作用的过度担心。虽然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口干、便秘、无力等症状,但副作用也没有那么可怕,一般当患者适应药物时,副作用就会消失。有时候,患者分不清是副作用还是因为抑郁症出现的症状,就笼统认为是副作用的原因。其实,副作用的大小和患者本身体质关系很大,与患者服药时的心理状态也相关,并不能一概而论。虽然服药有可能有副作用,但副作用对患者的影响相比于抑郁症带来的摧残,就微不足道了。因此,不要以为有副作用而停止服药,如果患者希望顺利恢复,遵医嘱足量足次用药,保持良好的心态,抑郁症终会被赶走。

如果在你周围有抑郁症家人或朋友,请注意把他们当作和你一样的普通人看待。如果平时方便的话,多拉他们出去活动活动。抑郁患者多不愿见人,因此这时候一定保持耐心,多劝几次。和他们共同吃饭、聊天、散步、读书、逛街,让他们在你的陪伴中感受最诚挚的关爱,早日脱离抑郁症的束缚!

【朋友,如果你也在关注抑郁焦虑情绪调节、两性情感、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相关的话题,不妨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暖舟心理说”,我会在公众号里定期进行更新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癌症治疗的影响,与寒冷天气的关系,大家应该知道哪些东西——上 Significant links of some ...
    潇洒二爷阅读 173评论 0 0
  • 静等花开(五) 和儿子经历过太多的冷战,有时候想以另外一种方式,让我们之间能够融洽相处,能够平心静...
    3fb6a8ae5679阅读 125评论 0 0
  • 人生诸多不如意 ...
    奉法如天阅读 175评论 0 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5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34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