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要——驱动力的三个版本

1. 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动力,都可以归为下面三种:

驱动力1.0:吃饭、饮水、繁衍的本能,满足基本生理需求。

驱动力2.0:把外部反馈作为动力,做好了有奖励,做不好受惩罚。

驱动力3.0:就是“自驱”,因为内心的兴趣、使命感而做事。

依靠驱动力3.0的人,不依赖外界反馈,而是把内在的好奇心、创造力作为动力。这样的人,成就一番事业的概率更大。与驱动力2.0清晰的标准不同,驱动力3.0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过拥有它的人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你可以找找有没有这样的人。


特点一:关注意义多过评价。即使只是从事普通的工作,自我驱动的人也能找到事情本身的意义。对于乔布斯来说,手机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而是改变世界的工具。同样是朝九晚五的银行工作,依赖外部反馈的人会认为自己在做重复无聊的事情,而自驱的人认为自己在为不同的客户解决问题。

特点二:能为自己定义任务。看一个人是不是自驱,只要问他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月空闲,专门去研究一个问题,你会研究什么?依赖外部驱动的人,可能从来没考虑过这件事;而习惯自驱的人,多半能告诉你不少答案。自己能决定做什么、怎么做的人,往往更有前途。

特点三:比一般人更专注。习惯自我驱动的人,往往能在工作中进入心流状态。研究发现,“心流”是人类幸福感的最大源泉。如果一个人能在工作中收获心流,工作充满幸福感,当然最有可能实现高效产出。

特点四:有长期保持的爱好,并且为这个爱好付出努力。要注意,爱好和消遣不是一回事:刷剧、听歌之类不动脑的消遣,人人都会;而培养爱好的本质,是学习一个全新的领域。你观察一下,那些能玩转一项爱好的人,往往在工作中也不乏创意。

所以,不管是择偶还是交友,你得有个基本的判断:最有前途的那个人,不一定是现在最有成就的人,而是最会自我驱动的人。事实上,对于习惯了自驱的人来说,成就,只是一个必然到来的副产品。

让我们对《驱动力》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平克,译者龚怡屏,出版方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

最有前途的那个人,不一定是现在最有成就的人,而是最会自我驱动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梦萦南关厢》 ——硖石南关厢修葺之前最后的写生五幅 硖石南关厢1.7公顷街区保护性修葺工程2005年批准立项,2...
    未雨轩阅读 694评论 0 1
  • 进大学半年了,总结时,却发现自己没有学到什么,反而失去了很多本来的东西,从心理状态到奋斗状态,再到学习状态。 是的...
    君柠阅读 768评论 3 2
  • 历史,深深地刻印 如一泓清泉 缓缓流入记忆的长河 永远无法磨灭 即便黄历褪去了颜色 依然承载着流年里的一切 包括痛...
    吴枫WF阅读 234评论 0 0
  • 真挚的爱, 悄无声息,在暗香中默默浮动,像露珠在叶片尖片刻温存,总是悄悄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碰触着心灵最柔软的地...
    执笔溢情阅读 53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