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幼儿教学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就是教他们一些简单知识、陪同他们做做小游戏。
在这为期三天的日子里使我收获颇多。第一天是由苗苗老师为我们讲的“探寻游戏真谛,成就美好童年”。她以安吉县开展的安吉游戏为切入点展开。为我们讲了什么是课程游戏化、安吉游戏的理念以及环境创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应有创造者转向欣赏者、执行者转向调整者、指挥者转向追随者,使幼儿有权决定、自主玩耍,这样才算是真游戏。老师放手幼儿才可以大胆去做,这才是安吉游戏中所谓的“投入、反思、冒险、喜悦、爱”。让幼儿自小培养这些精神才可以使他们蜕变,因此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应做到放手。
第二天是何主任为我们带来的“构建有生命力的活课程”。她从当前幼儿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什么是有生命力的活课程及如何构建三方面讲述。讲的过程她多次提到“计划”及成人的支持与鼓励,对于刚上小班的孩子来说计划是相对比较远的,他们也理解不了,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幼儿刚开始表达能力并不是很强,一般就是一个字、词或短语表达,而作为老师我们应培养孩子做计划并能执行的能力。俗话说:好习惯益终生。刚入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表征的方式制定简单的计划并持续推进完成。作为成人我们必须支持鼓励,引导孩子自己解决,而不是孩子遇到困难寻求帮忙家长就自行代劳解决,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第三天是张老师讲的“依托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发展”。在信息化的生活中我们常提到“内卷”,例如现在我们都有家校群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时需要打卡提交,有次老师布置了打卡读书的任务需要家长拍摄孩子在家读书的视频,对于幼儿的要求是家长读,孩子只要认真听就可以了。但一位家长拍的是孩子自己读书的场景,后来家长们就开始效仿,导致幼儿对读书没了兴趣。听完张老师的讲课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大的老师。作为家长我们不要以成人的视角看事情,就读书而言,我们看书主要是看内容讲了什么,而孩子主要看里面的插图。家长如果想让孩子读书可以先从绘本读起,循序渐进推进。
赛德兹说:“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因此我们应当重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让他们得以翱翔九霄。
这次培训是我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改变了我对幼儿教学的潜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