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江对岸那边下起大雨,而后是这边,倾盆大雨。
爸爸在洗澡,完后静静望向窗外,吃着一颗颗葡萄。
妈妈刚去上班,应该没淋到雨,因为家离那儿的距离,步行四五分钟便可抵达。
吃晚饭,之前妈妈将要离开家时,嘱咐我早点洗澡,早点吃饭,别连累了自己,他点了点头。于是,她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面带微笑。
在这次雨前的五分钟,幼儿一家人依次走出门外,最先的是外婆:“快收衣服还有稻谷,马上要下大雨了。”
再次是妈妈,爸爸,最后是爷爷,小辉。
幼儿呆呆地站在门口观看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妈妈与爸爸收衣服,外婆与爷爷收谷粒。不到一会儿,便迅速地收拾进屋:外婆的预料是正确的。
她是怎么料知暴风雨即将到来,是因为她也看见江对岸在下大雨吗?
雨停了,父亲应该还在小区或者其附近,他很幸运,可以享受雨后带来的清新空气与花的芬香:愿他有个风雨无阻的旅程。
重读闫真《因为女人》《曾在天涯》,今天二月份在实体
购买的书籍:
1、秦一星说:“我很对不起周珊,我对她太残酷了,她一辈子只有我一个男人呢。”柳依依说:“这些话你也会对别的女孩说吗?”秦一星说:“也许还会偶尔犯一两次错误,但不会像以前那样了。男人不犯错误,对他自己太残酷了;可犯错误,对他妻子太残酷了。这是一个永远也绕不出去的怪圈。”
2、秦一星说过,越是认真就越是要保守,要给对方留一个念想,一下子就一览无余,只会让对方觉得没意思。可在他看来,现在的人都吃好喝好了,吃好喝好就要娱乐,床上的事就是最好的娱乐。性就是性,属于身体的感觉,与其他一切无关,责任,明天,甚至心灵的感觉。因此也无须深度介入对方的生活,更不要纠缠,大家轻松,自由,这才是抖落了一切外在杂质的纯粹爱情。为什么要想那么远?人活着是为了生活,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他告诉柳依依,这是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想法,我不想骗你。一天有感觉就在一起呆一天,哪天没感觉了就不要纠缠,现代人要有现代的爱情观念。
3、女人的命运有天然的悲剧性,逃不脱的。真的很不愿意承认,可不承认除了徒然加剧痛苦,又能改变什么?男人的爱情,不说爱情,男人的感觉要更新,而且还要到年轻女孩那里去更新,除非他没能力。这是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不言而喻,不必再说什么,讨论什么。男人的感情,不说感情,是感觉,男人感觉要更新。可女人的青春只有一次,难道生为女人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男人用情不专与用情虚伪,效果其实是一样的,可能虚伪还好一点,他至少叫人恨他,一恨,什么都解决了。
人生苦旅,好多事情求而不得。高力伟求人生价值实现,幸福工作婚姻不得,最后回到祖国,还算有个好结局。
林思文,张小禾,追求理想,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更好的资本主义生活,家人的寄托。明知山有虎,偏要上山去砍柴。文章的最后她们还是在遥远的加拿大,继续奋斗着。
观察周围的朋友同事,人生很少有满意的,这本书所以反映的内容是基本属实的。
当然还有极少的人类的人生是完美的。我所知道的有两个,花花公子创始人,约翰海夫纳,说自己过了做梦一样的人生。美国登月火箭土星五号的设计者 沃纳·冯·布劳恩 ,都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帆风顺,但是这样的例子太少了。大部分的人生还得在风雪中砥砺前行。
有人说高力伟懦弱自私,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么,好吧。只不过文学艺术把这个形象加工提纯了。它反映的是现实生活。
近似于悲剧的结局,呈现给大家,看到了世界本来的面目。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它把自己的学生都教死了。
所以很多人不喜欢看这本书,因为它反映了残酷的现实。不是大团圆结局。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要珍惜精彩渡过的每一天,生命的每一天都是重要的。要活出真我。
断断续续用5天的时间看完了柳依依的十年,不知道是因为时代的隔阂,还是我共情能力太差,一直不太理解柳依依的想法。她十年来快乐的时光很短暂,更多的迷茫和惆怅。柳依依的悲剧不仅是时代造成的可悲,更多的是她漫无目的选择的自作自受。无论是懵懂爱恋的夏凯伟,还是逢场作戏的薛经理、博士和阿裴,抑或是始终纠缠不清的秦一星,还是最终结婚的宋旭升,对于这几个出现在她自认为最美的青春里的几个男人,没有一个是她主动去追求的,每一段感情的开始都有几分被动接受的无奈。
刚上大学时的柳依依对爱情抱着一种纯粹的幻想,以至于到了大三室友都成双入对的时候,自己的感情经历还是空白,在苗小慧的对比和怂恿下,接受了夏伟凯的追求,怎奈遇人不淑,这次被背叛的感情留给她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恐惧,不敢再轻易尝试。可她还是耐不住寂寞,熬不住空空荡荡的长夜,结识的博士、阿裴等人又是几段无果的闹剧。我觉得秦一星是她爱的最彻底的男人,她爱他温柔又霸道的一切,明知他有家室,明知是一段飞蛾扑火式的经历,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冲了上去,5年的被包养,给了她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但她最需要的安稳和承诺,秦一星给不了,而且在一开始就表态了,能给的都会给,除了家。在岁月无情的蹉跎下,她不得不找一个依靠,所以即使是自己之前很看不上的宋旭升,因老实可靠成了她结婚的对象,她始终看不上他,所以这种结合是柳依依向现实妥协的一种让步。天道好轮回,当初自己介入别人的婚姻,大肆享受的那种偏爱,最终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的女人在自己丈夫这里享受。这就是柳依依长达十年的感情经历,接下来她的心态又会发生什么样的转变,我不知道,但总感觉不会过的很好,她一直都在被世界的观点左右,被苗小慧、阿雨这样的闺蜜影响着,但是她又缺少了一种让步的豁达,苗小慧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必然要失去什么,她都坦然接受。而柳依依不行,她两者都想要,结果两者都得不到。
文中一直借几位女性的视角述说着女生拥有大好时光就那么几年,要懂得珍惜,把握好时机,这无可厚非。但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申过了二十七八,细纹爬上脸颊之后就怎样怎样,好像天塌地陷一样,我很是接受不了,一岁有一岁的生长和惊喜,每一年面部的变化都是生命馈赠的礼物,没有人想永远停留在懵懂幼稚的十八岁,经过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沉淀,留下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也是青春永驻的表现嘛,要好好准备每一岁的收获。
这本书从鱼尾镇的人情社会讲起,到聂致远再次回到曹雪芹的故居结束。“人情”两个字和曹雪芹的形象贯穿了整本书。我相信,书中所描述的故事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或者亲耳听说到的,因为这些都是社会上存在的事情,太真实。通过这本书,我对“关系网”、“人情”、”求人办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本书的”男二号“蒙天舒和聂致远是大学时期的同班同学,但两人却有着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蒙是懂得投机钻营见缝插针的投机分子,很聪明,眼光长远、消息灵通。本科毕设时把导师换成了本该是聂的导师的杨院长,研究生时意识到杨院长快到退休年龄,于是又和聂互换导师,换到了政治新星童教授副院长门下。换导师的行为直接和间接上影响了两人的命运。童教授果然不负众望,在新一轮领导班子换届中代替杨院长担任院长。后来聂和蒙都考本校的博士,本来学习不如聂的蒙考上了,聂却没考上,童院长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聂又考了几年,还是没上,准岳母让女友赵平平另觅佳婿,这是聂致远的至暗时刻。后来聂在蒙的提示下,脑子转了个弯,不考湖南师大,转考北大招生名额多的冯老师,果然一年即考上,女友也随之复合。蒙因为对聂有指点之恩,提出参考聂硕士论文的请求,聂犹豫再三后还是同意了。聂的学术水平很高,硕士论文写的很精彩,一经蒙采用,当然还通过蒙对评委的挨个拜访,蒙的博士论文被评为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一时之间,荣誉奖项纷至沓来,母校也直接聘任蒙留校任教。此时蒙的导师童教授已经升为副校长,从此之后凭借着蒙拍马屁搞关系的能力,一路顺风顺水,娶了当时的院花,当上了院长助理,副教授、教授也都按流程评了下来,之后是副院长,大家也都一致认为他会成为童校长的接班人。而主人公聂致远一路走来就没那么顺利了。先是博士毕业之后找工作碰壁,最后也留在了母校湖南师大,副教授评了好几年才评上,之后教授又是好几年,国家项目也因为自己不愿打点关系被提名两次也都没选上,一路被同学蒙天舒甩的很远。聂一直把曹雪芹作为自己的精神图腾,但无数次被现实蹂躏。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资源只有那么一丁点,大家都拼了命的去争取还不一定能拼到分毫,更何况你一点也不去活动,只想着”是金子总会发光,大家都长眼睛的“。而现实呢?在利益与关系面前,大家情愿当作瞎子。这就是社会的现状。看到末尾聂评教授时那里,他内心挣扎了好久,思考要不要去评委们那里活动一下,每人送一部苹果手机作为辛苦费。后来他放弃了,他不忍心让自己那样去做,也做不来。后来本不抱希望的他,又因为两股势力相斗,自己的材料还算扎实,最终自己评上了教授。合上书,我的鼻头一酸,有点为聂致远感动,他终于得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真不容易,不容易。聂致远是一个知识分子,文科博士,在高校教书。他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人情社会做抗争,坚守着一个知识分子的风骨。主人公的形象很真实,并没有为了塑造而强加光环,让你感觉他就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很普通的人,整篇文章读下来很自然,但也有些许压抑,有时也恨其不争。这本书在一定角度反映了高校、社会的现状,是一本不错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