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小心翼翼地很想做好一件事,容不得任何差错的时候,往往事与愿违;
但当我决定好方向就开始行动,遇到困难并解决困难,常常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古人云有心栽花化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对事件施加了过多不必要的影响,没有尊重事务发展的规律,有心地给花太多它不需要的东西了;无心插柳也不是因为柳树没人管,而是因为它刚好有所需要的养分和环境。总之,过分的关注一件事情的结果,承担不了任何偏差的风险,而非关注这件事物所需要的投入和发展规律,那么就会好心办坏事。
举两个本人反面的小例子吧,其一是学习Python,其二是开车。
先来说Python,编程语言的基本逻辑是相似的,但是要精通一门语言还是需要不断地Coding以及实战。我使用R比较多,和Python很像,但是因为考虑到自己不是正统出生的程序员,基础知识/书写规范/底层原理等都不太了解,直接上手学习可能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于是就做了以下动作:1.各种搜寻资料,涉及“入门-进阶-中级-高级”几个步骤的课本和学习资料,东找找西找找花了很多时间。2.再网络上也看了许多微课,了解了基本的原理,但是缺乏写代码的实战,一写就需要百度工具。3.对于各种包的使用不了解,都需要临时百度,对自己能力产生质疑,觉得之前的努力没用。实际上入门Python入门了1年都没有什么成绩,主要原因就是担心自己会学不好,不去实践,不实践进而保证了自己不走偏,说白了就是不愿意承担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接下来就应该上手敲代码,包括JavaScript,理论都理解了,但是动起手来还是手重千斤。
再说开车,上次同学结婚回家开婚车,起得早加上较久没有摸车,心里很紧张。一方面害怕看不清视线,另一方面害怕和别的车发生剐蹭,结果就是差点闯了红灯(太关注视线而忘记了交通规则),还把车的侧面蹭掉了一些漆(开进同学家的时候没看后视镜,担心车被剐蹭,却不执行防止剐蹭的各种过程措施)。典型的被自己的恐惧懵逼了大脑和双眼。车已经剐蹭了也无法挽回了,心中反而轻松了些;回家的路上还是一片漆黑,开车却更加灵活和专注了,“掉一些漆,至少没有出大问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平安顺利到家。
我不知道别人遇到紧张与压力是什么样的表现,但是我比较容易出现极端紧张和不安的情绪,进而导致糟糕想法的自我实现;如果要想克服困难,首先需要冷静下来得到清醒的头脑,并且外柔内刚的处事风格(不易受到来自他人的阻力),同时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是有多湿而已罢了。
不(动)服(手)就(实)干(践),生(承)死(但)看(风)淡(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