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中华,五岳并雄。钟天地之灵气,吾炎黄于斯兴。蒲姑故国,滨州新城,开辟广场,五岳是名。衣黄河,襟渤海[1],胸怀天下;延雄奇,揽锦绣,志存高远。植嘉木兮育名花,堆息壤[2]兮为丘山。华灯辉映,星河璀璨。呜呼,风物佳胜兮长宜游赏,人文渊薮兮慨当以慷。
山以岳尊,岳以东最。盘古之首[3],仲尼之心[4]。巉岩危危,见夫子登临意;曲径幽幽,隐帝王封禅[5]痕。或当朝霞漫天,日出扶桑,金光紫气,顿脱延清之烦嚣[6];若值云翳蔽空,风激霄汉,闪电惊雷,立兴希文之慨叹[7]。瞰通衢,嗟时不我待;览清流,吁逝者如斯[8]。
斗转星移,悠悠太息人无已;沧海桑田,处处神迹天有问[9]。九天之上,谁掷莲花,鸿蒙之初,以成太华[10]?太华何罪,天孙劈斫[11]?深涧万仞,谁修栈索?方精鹜于八极,忽足下之索摇。稚子狂呼,仕女惊叫。于是圣母匿迹,孝子遁形,芙蓉化烟,绝道失踪。倚劈石而舒气,扪心胸而镇惊。维喃喃以自语,冀上达于天听:上邪,祈有情皆如愿,骨肉无分离;大爱盈于天,众德沛于地!
乃思古时圣王,皆具厚土之德;所知昔日三帝,均祀南天之尊[12]。信有“春花、夏云、秋日、冬雪”四时美景,岂是先王临幸之意?聊观“假山、叠水、华木、轩亭”八方秀色,当原圣人南巡本心。凭栏远望,澄空似洗,高兮远兮,邈不可极。
辞玄鸟兮乘玄武[13],意徜徉兮朝北柱[14]。仿佛兮唐宗宋主[15],车马相连;倏烁兮宋国金邦,刀戈相向。失而亡家国,据而守天下[16]。下沉广场沉埋几多成败,浮雕景石雕就一寺悬空[17]。竹林两片,宣说妙有真空;幽径一条,接度往来行人。
详夫五岳佛踪,外方独名[18]。声播宇内,禅宗祖庭。慈云连长空,众嶂点头[19];法雨垂大地,群机[20]含笑[21]。义杖非争,解众倒悬[22];婆心[23]尽慈,救民水火。龙柏森森兮丹心铁骨[24],杨柳依依兮赤子深情。
赞曰:闻乎瑶池仙山,王母居焉。丽景备兮众神愉,乐未央兮惠风习。欣逢盛世兮生中华,喜看阆苑[25]兮落人间。天地泰兮国运昌,黄河清兮四海晏[26]。吏清平兮政通和,民勤劬兮百业作。四时顺兮兆姓安,俊义集兮歌卿云[27]。
己丑年榴月
【注】
[1]五岳广场 滨州南揖黄河,北朝渤海。五岳广场位于市区黄河二路与黄河黄路之间,黄河三路、四路横贯广场,东濒张肖堂干渠,西邻渤海十一路。
[2]息壤 古代传说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3]盘古 梁·任昉《述异记》:“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
[4]仲尼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5]封禅 古时曾有72位帝皇去泰山封禅。
[6]烦嚣 唐·宋之问,字延清,《灵隐寺》诗:“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7]希文 宋·范仲淹,字希文,《岳阳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 逝者如斯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天问 王逸《楚辞章句》“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
[10]太华 华山,古称太华山,远望主峰状如元宝,与周边环绕小山远望形似莲荷;西峰翠云宫前有倒扣莲花花瓣石,故称“花山”;又因邻近黄河为华夏发源地,以及当地口音等故,遂有“华山”之名。
[11]天孙 神话传说,玉皇大帝之女三圣母因慕书生刘彦昌容貌才华,私结连理。二郎神杨戬以违返天条罪将三圣母压在西峰石下。三圣母石下产子沉香。沉香长大受仙师指点,执神斧劈开巨石,母子团圆。
[12]南岳 传说,远古时代尧帝、舜帝、禹帝均曾到南岳祭祀。
[13]玄鸟 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又称玄鸟)、北方玄武并称为我国蛮荒时期四大神兽。又,清·魏源《衡岳吟》:“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14]北柱 恒山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
[15]唐宗宋主 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时,遥望恒山奇峰耸立,山势巍峨,遂叩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之后汉武帝首封恒山为神,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火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
[16]失而句 春秋代赖恒山存天下,战国燕赵凭恒山立天下,两汉匈奴藉恒山争天下,东晋慕容氏踞恒山威天下,北魏拓拔氏依恒山而分天下,宋仗恒山守天下;金恃恒山而鞭天下,元霸天下、清统天下,均凭以恒山为主体的长城沿线天险。
[17]悬空寺,为恒山第一景。民谚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说法。
[18]外方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
[19] 顽石点头 典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见于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师被摈,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盘经》,至阐提处,则说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云集。”
[20]群机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机者,根机、机缘等之意。即具有遇缘而发动之可能性,亦即堪受佛陀教法之素质能力。或指佛陀说法之对象。群机(术语),诸机类也。
[21]含笑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时迦叶奉佛敕,顶礼佛足退。”递相传承,至于达摩东来,是为禅宗初祖。
[22]义杖 典出“十三棍僧救秦王”。隋末,天下大乱。王世充自立为帝,其侄王仁则驻守少林寺西北擐州,荼毒百姓。少林寺13僧人力擒王仁则,助义军秦王李世民破擐州。后李唐得天下,立碑彰表其事。中岳园塑13棍僧像以为纪念。
[23]婆心 《景德传灯录·临济义玄禅师》:“黄蘖问云:‘汝回太速生。’师云:‘只为老婆心切。’”后以“婆心”指仁慈之心。
[24]将军柏 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中岳园植龙柏以征其事。
[25]阆苑,阆凤山之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6]黄河清 魏·李康《运命论》:“夫黃河清而圣人生。”他见明程登机《幼学琼林》“圣人出则黃河清。”
[27]卿云《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聚,俊义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