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读史记札记之吴起用兵

说起春秋战国的吴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吴起杀妻的故事。先不说他的动机如何,单单就事论事,残暴是他身上永远也抹不掉的标签。

读着吴起的传记,我竟从其中品味出一丝可怜。起之为人,猜忍人也。人对吴起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人们难道看不出吴起身上那闪耀的发光点么?肯定有的,可是好多人就是一味地抓住他的小辫子不放,有事没事的敲打他。吴起当然不痛快了。

吴起少时家累千金,也是个公子哥,可是他不屑于当个酒囊饭袋的公子哥,他有追求,亦或者说他有梦想,物质的东西他不看重。于是出门四处游玩,想找个机会,施展抱负,无奈现实很硬冷,志向未遂,还破其家。吴起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是个何等孤傲的人,他相信功名对他来说就是探囊取物,现在却自己打自己的脸。

可气的是乡党还笑他,这种人的心理可以理解,无非是笑他的不自量力,本就是一只小小的麻雀,却非要把自己当成个凤凰。嘲笑你,是为了让你不要做梦了,赶快回到我们队伍里来,吃喝玩乐不快活么?

吴起是怎么也没想到会被自己的乡党嘲笑?他过去对他们不错呀,有钱的时候哪个没在他身上捞过好处,这才过了几天了,就翻脸不认人了,连我们家的看门狗都差远了。

于是就将谤己者三十余人sha了。一个人干翻三十多个人,这实力一般人能有么?然后出了城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这句话的潜台词可以这样理解,妈呀,你不要把我当儿子了,我生来是要当卿相的。我这一走,咱们的母子缘分就尽了。你就当你这个儿子在战火中死了算了。吴起的母亲悲痛欲绝,不久撒手人寰,起终不归。这是吴起被后人诟病的第一个地方。

吴起后来到了鲁国,娶了老婆,算是安定下来了。这时候齐国进攻鲁国,鲁国没什么军事人才,就想着让吴起当将军。可偏偏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重大选择又摆在了吴起的面前。吴起sha老婆时,到底犹豫了么?时过境迁,无人知道了。

不过按他后来做事的准则来看,犹豫是不可能的,他会分析sha了老婆后,带来的好处,起码换来一个带兵打仗当将军的机会,至于为谁打仗,吴起这种人是不会计较的,你就是让他攻打卫国,吴起也会毫不犹豫撸起袖子干。至于sha老婆的坏处,吴起不会想,也不可能想,因为他已经没有退路。

为了鲁国,仗是打胜了,吴起却没捞到好处。原因有二,一是鲁国是个小国,却打了胜仗,其他诸侯国对你就起了戒心,联合起来要对付鲁国。二是鲁国和卫国是兄弟之国,鲁国用了吴起,那意思就是要放弃卫国,毕竟吴起在卫国还有三十多条人命。鲁君权衡利弊,辞退了吴起。要不说鲁君不是个干大事的人,你要是用好了吴起,那灭六国的可能就不是秦朝,而是鲁国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吴起拾掇拾掇去了魏国,此时魏国当国君的是魏文侯,听人说,吴起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二话不说,魏文侯就让吴起当了将军,新官上任三把火,吴起击秦,拔了五城,又一次震惊了天下,牛人就是牛人。

不过,吴起在魏国也没呆多久,因为换了国君,一朝天子一朝臣,吴起是个天生打仗的人,直来直去,向来对攀附权贵走人际关系的事不看在眼里,坏就坏在这里,吴起够狠,却也够单纯,他想不到人心比战争还歹毒。新上任的宰相公叔看不惯他,便想陷害吴起,旁边的人便给公叔献了离间计。可能吴起就该有此一劫,没办法,吴起只能跑路,到了楚国。

楚悼王给了吴起更大的权力,让他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吴起终于如愿以偿当了卿相,却没有回卫国。在楚国,吴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明法审令,不自觉地就伤了贵族的利益,这些人怀恨在心,一直找机会想害si吴起。等楚悼王si了,宗室大臣作乱就要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遗体旁,死死抱住,暴徒因为要射刺吴起,不小心就击中了楚悼王的遗体。

葬了楚悼王,太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诛射吴起而并王尸者。这时候,大家方才明白,当初为什么吴起在危险时刻,要死死抱住楚悼王的遗体不放。为了这件事,共灭了七十余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