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的那些事

测试的日常笔记——(三)


软件缺陷的定义:

    软件缺陷,常常又被叫做Bug,从产品内部看,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

    从产品外部看,缺陷是系统所需要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或违背。

软件缺陷的种类划分:

    1、功能不正常

    2、软件在使用上感觉不方便

    3、软件的结构未做良好规划

    4、提供的功能不充分

    5、与软件操作者的互动不良

    6、使用性能不佳

    7、为做好错误处理

    8、边界错误

    9、计算错误

    10、使用一段时间所产生的错误

    11、控制流程的错误

    12、在大数据量压力下所产生的错误

    13、在不同硬件环境下产生的错误

    14、版本控制不良导致的错误

    15、软件文档的错误


软件缺陷按照严重程度分为五种:

    1.系统崩溃

    2.严重

    3.一般

    4.次要

    5.建议

软件缺陷按照优先级分为三种,修正由高到低:

    1.高

    2.中

    3.低

软件缺陷按照Bug分为六级:

    1级,系统崩溃:

        定义:严重阻碍测试和开发工作

        对应优先级:最高

        具体可分为:

            1.功能完全没有实现

            2.应用闪退/崩溃无法运行

            3.应用必现安全模式,无法运行

            4.其他导致功能无法测试的问题


    2级,至关重要:

        定义:非阻碍用例执行的严重问题

        对应优先级:高

        具体可分为:

            1.简单操作应用闪退/崩溃,卡死

            2.数据丢失

            3.严重影响系统,自身功能无法运行

            4.严重数值计算错误

            5.数据库损坏或无法保存配置

            6.安全性问题(包括数据加密等)


    3级,主要:

        定义:功能存在缺陷,但不影响应用和系统的稳定性

        对应优先级:中

        具体可分为:

            1.内存泄露(长时间不用的对象需要被回收,不被回收占内存)

            2.功能实现逻辑覆盖不全面

            3.非必现,但复现概率超过50%的闪退/崩溃和安全模式


    4级,一般:

        定义:对应用熟悉度高才能感知到的问题,对应用基本功能实现无影响

        对应优先级:中

        具体可分为:

        1.轻微数值计算错误

        2.功能实现有误,与产品文档不完全贴切

        3.用户简单操作,即可明显感知的UI问题


    5级,较小:

        定义:界面,性能缺陷

        对应优先级:低

        具体可分为:

            1.操作界面错误(提示显示规则,刷新规则是否与文档一致)

            2.边界条件显示错误 

            3.提示信息和界面效果展示错误(包括未给出信息、信息提示错误等) 

            4.复现率低于5%的闪退/崩溃和安全模式 

            5.插件兼容和性能未优化问题 

            6.非正常操作导致UI显示异常


    6级,建议:

        定义:对于产品的意见或者建议

        对应优先级:低

        具体可分为:

            1.对于产品设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对于产品界面优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对于产品需要优化增强用户体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软件缺陷按照测试种类6分:

    逻辑功能类

    性能类

    界面类

    易用性类

    安装

    兼容性类

软件缺陷按照功能模块分:

    注册

    登录

    购物车

    分类

    订单

    个人信息

软件缺陷类型:

    系统缺陷:

        1、程序死循环

        2 程序错误,不能执行正常工作或重要功能,使系统崩溃或资源不足

     数据缺陷:

        1 数据计算错误

        2 数据约束错误

        3 数据输入、输出错误


    数据库缺陷:

        1 数据库发生死锁

        2 数据库的表、缺省值未加约束条件

        3 数据库连接错误

        4 数据库的表有过多的空字


    接口缺陷:

        1 数据通信错误

        2 程序接口错误


    功能缺陷:

        1 功能无法实现

        2 功能实现错误


    安全性缺陷:

        1 用户权限无法实现

        2 超出限制错误

        3 访问控制错误

        4 加密错误


    兼容性缺陷:

        与需求规定配置兼容性不配合


    性能缺陷:

        1 未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

        2 性能测试中出错,导致无法进行测试


    界面缺陷:

        1 操作界面错误

        2 打印内容,格式错误

        3 删除操作未给出提示

        4 长时间操作未给出提示

        5 界面不规范


    建议(建议性的改进):

        1 功能建议

        2 操作建议

对BUG解决方案的七种描述:

    无效的Bug:

        By Design (说明:设计需求就是这样设计)

        Duplicate (说明:这个问题别人已经发现)

        Not Repro (说明:无法修复的问题)


    有效的Bug:

        Fixed (说明:问题被修复)

        External (说明:外部造成的原因,如浏览器、操作系统)

        Postponed (说明:发现的太晚,下一版本讨论是否解决)

        Won’t Fix (说明:是个问题,但不值得修复)


Bug的生命周期:

    新建:

        测试员发现Bug并提交,我们将状态标注为新建

    确认:

        开发人员接受该Bug,将Bug状态修改为已分配(Assigned),表示已经认可并确认

    解决:

        开发人员解决Bug后,将Bug状态修改为解决,并发送给色是人员回归测试

    重新验证:

        测试人员对Bug进行回归测试

    关闭:

        测试人员确认解决Bug后,将Bug的状态修改为关闭,否则发送给开发人员重新修改

    重新打开:

        旧版本关闭的Bug再新版本重新出现,测试人员需要将其状态修改为重新打开


缺陷报告的组成与提交:

Bug处理流程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