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字,一个思维维度,帮你解决热门事件判定的两难问题

引用部分为:和菜头的高论

有一个三字咒语-------“谁掏钱”

有一个思维模式-------“把自己当作当事人本身”。

讨论任何热点问题,最好把自己当作当事人,作为局内人思考,这样看问题就很少被笔伐。搞清楚谁掏钱,把自己放在局外人思考,你就是本事件的法官,可以明辨谁是谁非。

“谁掏钱”这个咒语,简直可以说是这个纷乱世界里一股清澈的小溪,林间一缕清新的山风,可以帮你拨云雾而见青天,洞见事物的本质,破尽一切虚妄。当你心中有事难于决断,身处两难之间,不妨大声念诵一遍这个咒语,许多困扰自己多日的问题很可能就会柳暗花明,水落石出。

比如说最近屡屡有动物园猛虎伤人,于是就有人宣称动物园应该加强安保,确保即便有人失足落入虎山,也能够有自保能力。听起来很有道理,那么不妨问一句:谁掏钱?

答案是动物园掏钱。动物园哪里来的钱?答案是游客。所以,是游客掏钱为自己买安全。问题在于,99.99%的游客不会跳进虎山里玩,为什么绝大多数游客要为了自己根本用不上的安保措施而多付费呢?

再比如说逼婚这件事情。人夹在亲情和自我之间,夹在责任和自由之间,哪一边看起来都很有道理。那么,不妨也问一句:谁掏钱?

答案是为了维系一段婚姻,自己要付出一生的时间、精力、金钱,和对方一起承担疾病、破产、变心、分离的风险。而对于逼婚的人来说,这一切大多和他们无关。既然如此,自己掏钱为什么不能买个舒心呢?自己掏钱买别人舒心,这件事情岂不是有点奇怪了?

2月18日中午12时25分,武汉市武昌火车站附近,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胡某(22岁,四川宣汉人),因口角纠纷,在一面馆门口持面馆菜刀,将面馆业主姚某头颅砍下。


刘子扬四格漫画作品

大家都知道是双方情绪控制问题,但是用谁掏钱来分析,答案就非常明确。精神病携带者胡某是顾客,他掏钱吃热干面。谁掏钱,谁才是真正老板!所以姚某这个面馆老板,在胡某吃面的时候,应该把胡某当老板,做到和气生财,也就不会为多收一元钱而身首异处。

前几天说过:“损人不利己之人,会被记恨一辈子的”。这个姚某在多收一元钱的时候,踏谑胡某“你吃不起就别吃”,试想胡某本就一穷人,穷人是最爱面子的,穷人最怕别人说他穷。这句话正是触到了胡某的最底线,也就损害了胡某的最大利益。最大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不和你拼命才怪。

杯具太多。。。。

我总结一下,作为当事人,争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一定先想一下谁掏钱,谁掏钱就尊重谁的意见。你说老板上司不理解你,打压你,你甚至还和老板上司撕破脸搞个性?老板上司掏钱发你工资,就是管你的,你不服?你CAN 你UP啊?

凡事从经济学角度去看,从“谁掏钱”去思考,从损害了谁的利益去分析,难于决断之事就迎刃而解。

要想做一个现代人,过一种相对简单的生活,拥有一种相对独立的人际关系,那么,最好时时在心底念诵这个咒语——“谁掏钱”,它是个人自由的开始。

谈道德的君子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言利的小人在供养着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Perl 6 Colons 在 Perl 6 中到处都是冒号, 我搜集了你在 Perl 6 中使用冒号的所有方式:...
    焉知非鱼阅读 1,427评论 0 0
  • 教室里 叶寒不放心莫凝便发信息给莫凝:莫儿?起来了吗?昨天打游戏打到两点多?不是说了不要玩到这么晚吗? 你饿吗?要...
    玉米兔阅读 1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