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相信的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了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
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那个时候相信:"我只要不生病,就一定不会去世"。后来才知道不是这样,生老病死乃之人之常情。
我的体育老师,在四年级的时候撒手人间。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根本不相信,明明上周五还在上课,星期日却不在了,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三十二岁,正值青年,本该结婚生子的年纪却离开了,心里的斑斓久久不能平静。
我和两三个同学去祭拜,入目的是黑白照片,这一刻的我相信了老师彻底离开了我们。
依稀记得他叫着我的名字,我高高兴兴去找他,可没有如果了。
令我高兴的事情是,我还记得老师的模样,它在我的脑海里,像一部老旧的电影。
记得小学课本上的那句话:"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当时,我看见这句话时,感触不是特别深。
后来上初中,政治书上的那句:"好死不如赖活着"。我知道这是不正确的思想。
但是心里却想着:"再怎么绝望的境地,只要活着就存在着希望,而不管你用何种方式死去,一切成空"。
就像买彩票,虽然中奖的几率很渺茫,但只要你买就存在着中奖的希望,不买一线希望也没有。
姥姥去世了,每当回想起来,我都觉得她还在我身边,从未离开过。
姥姥是一个勤俭的老人,没有几身好衣服,却干净整洁。
她的钱都是拾塑料瓶攒下的。记得有一次,她把钱给我们买了好几条红绳项链,压岁钱每个孩子20,和我同辈的有六个。
小时候我总和老妈抱怨:"嫌姥姥给的压岁钱少",现在想想,我并不觉得少。
后来的后来,我明白了生命的最高境界。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是78岁张家敏老人的一次源于生命的朗读,老人是一位癌症患者。
55岁那年,她首次发现自己罹患乳腺癌。然而她没有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击垮,擦干眼泪,她开始了和病魔的战斗。
二十三来,她不但自己勇敢地和病魔抗争着。而且,她还发起粉红丝带志愿服务队,帮助乳腺癌患者树立抗癌信心。
至今,服务队探访患者超过8000人次。
我知道了生命无论是存在,还是逝去,都是极其美好的一件事,不要因为生命的短暂而有所悔恨。
也许生命的美,就是源于短暂,像烟花燃放瞬间留下了一道美丽的痕迹;也许生命的生命的美,就是因为无奈。
像春花秋月在凄美的叹息中,演绎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器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生活就是这样充满着无奈,也许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