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声明,这不是一篇严谨的科普文章,仅仅是我个人对“生物演化”的一些理解;文章中涉及的概念与观点可能不符合客观事实,也可能与主流科学相去甚远,甚至存在逻辑漏洞,还请诸位多多见谅,毕竟我本人的知识十分有限;
还需要就这篇文章的标题做一下说明,我们要讨论的不是“盗墓笔记”,虽然我本人十分喜欢这个系列的小说;我们要讨论的是生物个体以及群体演化的终极目标。
生物演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一般被称为“进化”,早起的生物进化图也通常描述为从单细胞生物到爬行动物再到人类的过程;
正如我们在“关于意识”里面提到的,“进化”这个词带有过于强烈的主观色彩;我们认为生物的发展并没有主观的方向,只是对当前环境的一种适应;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当前环境而发展出来的特征很大可能性就不再能适应新的环境了;所以这里我们把生物为适应环境而做出的改变称为“演化”。
这里所说的是生物演化没有“主观方向”,但我们认为生物演化存在无意识的方向或目标,这不是生物个体或群体能以主观意识改变的,是生物客观的发展规律。
生物演化的终极目标
这里直接提出我们的观点,可能这个观点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它也只是各种观点中的一种:我们认为生物演化的终极目标是“无限扩张”。这个目标听起来更像一个过程,但是当这个过程没有尽头的时候,它也就成了一个可以追寻的目标。当生物自身停止扩张或者由于外部原因不能再扩张,那生物的“终极使命”也就完结了。
驱使生物“无限扩张”的动力是什么?我们认为生物“无限扩张”的动力是对灭亡的恐惧,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
生物个体从诞生起就无时无刻不在恐惧自己的灭亡,这导致生物一直在吸收并消耗能量以完成自我成长。这个成长过程中,聚集在生物个体内的能量不断增加,直到生物受到自身基因、外部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身体上不再生长。
身体上的扩张停止之后,生物个体会转向其他形式的自我扩张;繁殖就是其中之一,小到病毒,大到蓝鲸,无论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生物后代的DNA都来自父代,这是父代自我扩张的一部分,父代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自身基因的不断延续。除了物理上的扩张,意识或精神上的扩张也是生物自我扩张的一部分,当然,这种形式的扩张多体现在高等生物中,主要体现在对后代的教育上;高等生物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将自身的经验传授给后代,来完成自我意识的扩张。同时,高等生物通过不断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增加财务积累,实现自身对其他个体影响力的提升,这种扩张是社会性的。
生物个体的扩张是生物群体扩张的一部分;个体的大部分行为是有意识的,但生物群体的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至少现在和未来很长时间会是这样的。但这种无意识行为有一定的趋势,这种趋势就是实现生物群体的自我扩张,这种趋势的驱动力与个体自我扩张的驱动力一样,是对群体灭亡的恐惧。
这种内在恐惧驱使生物群体不断繁殖新成员,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不断改造周围环境以寻求更大程度的扩张。人类的祖先自从走出非洲大陆就不断地在整个地球版图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即使是遥远的美洲大陆。大航海时代之前,人类的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我们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各大陆上适宜耕种或者商贸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能为人类生存提供基础的条件;四大文明古国(或五大)都发源于江河流经的地区,即使那时候生产工具不发达,这些地区也能产出足够维持人类生存的物资;中东虽然不适合农业生产,但处于东西方贸易的路线上,这就逐渐形成了注重商贸的伊斯兰文明。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几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取得了很大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大,我们踏足了一直相对独立发展的美洲大陆,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南极洲都有人类活动,甚至月球、火星都在人类可到达的范围之中;人类群体在地理上的扩张几乎达到了极限,少有未被人类发现的独立土地。通过互联网、商贸、金融等手段,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大陆不再是独立发展的个体,世界正在连成一个整体。
我们相信人类的活动范围不会限于地球,甚至不会限于太阳系,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不远的未来,星际殖民是可以实现的。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生物无法抑制自己向外扩张的欲望,即使遇到外部或内部条件限制,扩张速度变慢甚至停止,扩张的欲望不会减弱。
生物扩张的限制
经验所知,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生物的扩张都受到诸多限制,这些限制有来自生物自身的,也有来自外部环境的;这些限制在生物个体和群体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对于生物个体而言,生命早期“无限扩张”的限制主要来自于自身基因。病毒个体不可能“扩张”到鲸鱼那么大,病毒的基因限制了它个体的大小,即使存在变异,某些个体的体积会变大一些,这种变化也是十分有限的;实际上,我们认为,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异常的变异最终会回归到整个生物群体的平均水平。生物个体后期“意识”上的扩张所受的限制要复杂的多,除了自身因素外,外部环境的影响要大的多;在生产力不发达等我古代,普通人很难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自身之外很大的范围,但在现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将自身的影响力扩张到任何有网络的地方。正如这篇文章,如果在古代,我需要将它写在纸上或绢布上才能传递给另一个人;由于难于复制,能看到的人也会相当少;受限于材料的保存年限,这些文字可能过不了几年就流失了,或者一把火烧尽了;但是,现在在网络上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其他人的文字,这些文字也更容易复制和保存,这就是个体影响力的扩张。
生物群体“无限扩张”的限制要更加复杂。首先,群体的扩张受到群体所能掌握的资源的限制;非洲草原上,斑马的数量受限于草场的面积与质量,草场又受气候的影响,一旦气候变化,草场面积下降,斑马群体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弱的个体将被淘汰,群体数量将会下降。
对于人类群体而言,得益于人类使用工具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动物,我们受到的限制也更宽松。宽松并不代表没有限制,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理论”,他认为:人类繁衍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随着人类数量不断增加,人均战占有的资源会减少,当人均资源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战争、饥荒、瘟疫等灾难,使人口数量下降,人口数量下降后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增加,人类繁殖的欲望又会使人口数量增加…… 人类就陷入了这种循环无法自拔。
灭霸同志大概是这个理论的忠实拥护者,他通过一人之力消灭了宇宙半数生物。但他似乎没有领悟到马尔萨斯理论的真谛,消灭了宇宙的半数生物,也只是强行结束了一个周期,即使没有复联发起的终极之战,用不了几年,生物的数量就会回到他打响指之前的水平;摸摸紫薯头,告诉他:小同志,多读点书吧。
我们这里也十分认同马尔萨斯的理论,但我们认为人类能掌握的资源总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我们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加;只要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马尔萨斯所说的人口周期将被无限拉长;但是,人类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能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呐?我们认为至少在现阶段是没有超过的,我们还在某此循环之中,只不过周期很长以至于个体很难察觉。至于我们能否最终跳出这个循环,我们会在下面章节中讨论。
上面我们讨论的是生物所能掌握的资源对生物“无限扩张”的限制,除此之外,生物群体内部因素也是限制生物扩张的因素之一,比如生物群体基因的限制,生物内部消耗等等,这里我们不再展开讨论。
人类演化的方向
尽管生物扩张会受到诸多限制,我们依旧认为,生物对外扩张的欲望不会减弱,为了满足这种欲望,生物不会排斥任何变化,即使是身体形式和意识形式的变化。
除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十分有限,因此,他们演化的方向基本依赖于外部环境;人类有赖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力度会逐步增加,因此,人类的演化速度会比其他生物快的多;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人类演化的方向。
随着现代医药技术,基因技术以及人造器官的不断进步,个体寿命的限制会逐渐消失,最终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这种“长生不老”将如何实现呐?只要人类的“意识”依赖于特定实体存在,无论这个实体是有机体还是无机物,都存在磨损老化的可能性,生物都有灭亡的危险;这种危险驱使人类进一步演化,我们相信,人类能够实现“意识”分离,也就是意识不再依赖特定实体存在;这里需要注意,我们说的是不依赖于“特定”实体,而不是不依赖于任何实体;意识还是需要依赖于某种介质的,它不能独立存在。当意识能够不依赖特定实体存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抛弃这副躯壳了,意识复制,意识融合将成为可能。
这时候,范围更广的星际旅行将成为可能,宇宙飞船的设计将不再考虑保存人类肉体,对飞船的设计要求将大大改变,飞船的速度、体积等各方面将有很大改进;同时,人类个体不再受寿命的限制,人类对宇宙环境的承受能力也不再受限于肉体,这将很大程度上扩展我们殖民宇宙的范围与程度。
为了减少个体之间信息交流所消耗的能量,我们认为“意识融合”将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融合将从与个体关联较小的部分开始,比如,知识融合;这里的知识指的是如“热力学第一定律”、“1+1=2”、“消毒剂不能给人体注射”这样的与个体特性无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会存储在一组集体共享的意识中,所有个体都可以随时调取其中内容,新内容需要加入其中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以判断新内容是否符合加入标准,审查形式我们无法预测,但审查过程是必须的。这种程度的融合实现之后,个体将不再需要基础教育,所有公认的知识都是共享的,随时可以获取,个体不需要重复已知规律的发现过程,而是基于已知规律发现并验证未知领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这时候,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扩展速度将有几何级增长,我们的演化速度也会有几何级增长。
知识融合之后会是感觉融合。我们这里所说等我“感觉”指的是个体对外界的认知过程,当然,不是所有认知过程都会共享,毕竟个体的隐私对个体自身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人类这时候很大可能已经摆脱了肉体的限制,当某一部分个体或全部个体需要进行同一行动或完成同一任务时,个体之间可以通过接入某个接口共享“感觉”,这时候,群体的认知效率将迅速提高,这也将加速人类群体的演化过程。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关注动漫『火影忍者』的朋友应该对佩恩进攻木叶印象深刻,佩恩有六位,他们之间可以共享视觉,任何一个人可以看到其他人所看到的内容;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就是这种共享,当然,我们所说的共享不限于视觉。
如果意识进一步融合将涉及到与个体紧密的部分,正是这一部分定义了人类群体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人类得以不断延续的关键因素;我们认为除非受到威胁群体生存的巨大危机,否则,这个程度的意识融合进程将是十分缓慢的,毕竟,个体始终有保持自身独立性的需求;但是,当危机来临,如星际文明间发生竞争,此时个体间的简单融合不足以战胜对手,更深入的意识融合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此时,个体将更多意识交给群体,群体对个体担负更多的责任。
我们认为人类意识最终会发生很大程度的融合,同时由于个体初始差异的存在,如大脑构造、变异等等,个体将保留一定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会始终存在;正是这些独立性造就了我们前文提到的多样性,它是我们不断演化的基础。
生物的最终命运
我们倾向于认为我们所处的宇宙最终会以某种方式毁灭,并开启下一次大爆炸到毁灭的循环;那人类能否跳出这个循环,能否逃过随着宇宙毁灭的命运?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乐观预期,随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以及人类科技的进步,集全人类之力,等宇宙重启的那一天,我们可以寻求到逃脱毁灭命运的方法。
最后,再次声明,这不是一篇严谨的科普文章,不是!